董卓死后王允成为实际掌权者,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所有人的命运!

袁绍在冀州处心积虑地想当皇帝,而身在长安的真正的皇帝汉献帝此时却生不如死。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王允、吕布杀掉董卓,共掌朝政。说是共掌,其实就是王允说了算。偏偏王允又是个心胸狭隘刚愎自用的人,没有治理国家事务的能力,接二连三地出错,葬送了恢复朝廷正常秩序的大好时机,使得皇帝、百官、关西士民重新回到战火连天、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的苦难深渊。

王允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人。王氏家族世代在州郡做官,是当地望族。当时著名的人物鉴赏家郭泰是王允同乡,非常看好他,认为“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王允从小立志于立功成名,白天学儒经,早晚习武艺。年十九为郡吏,进入仕途。后由并州别驾入朝为侍御史。黄巾民变时为豫州刺史。王允从入仕之时起,就与宦官结下了冤仇。为郡吏时,小黄门晋阳赵津贪横放恣,成为当地恶霸,王允将其捕杀。遭到赵津兄弟的诬告,连累太守刘质被杀。在豫州时,与皇甫嵩、朱儁等接受黄巾军投降,发现了张让门客与黄巾军勾结的书信,王允以此告发了张让,再次引起宦官的仇恨。两次入狱都险遭不测。宦官势力太大,王允只好改名换姓在河内、陈留之地潜藏。

灵帝死后,王允回洛阳奔丧。何进征召他为从事中郎,在准备诛杀宦官时,转为河南尹,控制洛阳周边地区。献帝时拜太仆,后为守尚书令。董卓专权时为司徒,仍然担任守尚书令,利用董卓不懂朝廷行政秩序的弱点,掌握了朝廷行政权,并成功运用手中的权力实施暗杀了董卓。王允掌权后做的第一件错事就是杀蔡邕。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南)。董卓非常看重蔡邕的文才,不惜以威逼利诱等手段将蔡邕召来身边,三天之内,由侍御史,升治书御史,升尚书。一天升一次官,可见董卓对其之喜爱和尊崇。后为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蔡邕除了在董卓集宴时,奉命作了一些对董卓歌功颂德的文章外,其实并没有帮助董卓做过多少恶事,反而在董卓要当凌驾于皇帝之上的尚父和违制乘坐皇帝才能坐的竿摩车时给予谏劝,制止了董卓这些无法无天的行为。

董卓死时,蔡邕恰好在王允那里议事,不禁长叹了一声。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吧。不论董卓做了多少祸国殃民伤天害理的事情,但对蔡邕是有赏识之恩的,作为个体之间的情感关系,叹息一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王允可不这样想,立即指责蔡邕说:“董卓是国贼,杀害少帝,残害群臣,天地不容,人神共愤。你是皇帝大臣,世代接受汉室的恩典,皇帝危难的时候,你没有倒戈反对董卓,董卓被杀,你反而感到伤痛吗?”说完马上叫人把蔡邕抓起来交付给廷尉,要处以极刑。蔡邕给王允道歉认罪,愿意承受黥首的刑罚,只求免死,好在余生里完成对汉史的编写。王允竟然以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以至于司马迁写出《史记》诽谤朝廷为理由,认为现在是大乱之世,不能让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写出史书来诽谤朝廷,连我们这些大臣都会一起受到诽谤。不顾百官劝阻,坚持杀掉了蔡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