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尔衮看血脉延续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值得鉴阅)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于顺治七年(1650年)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一生功绩彪悍,辅佐幼帝定鼎中原,开辟了大清268年的江山基业,堪比周公, 一生38岁,妻妾数量没有准确数字,但仅仅留下一个女儿,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爱新觉罗·多尔衮逝世。 死后两月内便被幼帝掘墓鞭尸,可以说死后下场很惨。

一生戎马江山,与率领八旗子弟越过千里长城,南下吞并中原,誓死追随者无数,他与多泽、阿济格统领约为98个牛录,占据八旗的半壁江山,如此庞大的实力,自己不做皇帝都可惜皇帝也不敢轻视,最高职衔为皇父摄政王,见皇帝不用行跪拜之礼,为什么死后被鞭尸,而且部下没人反抗?历史总是残酷的,他也逃脱不了。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扶棺回京时,因谋反罪被幽禁,顺治令其自杀,儿子也被相继诛杀。正史定罪原因是因为 阿济格及儿子因为只带了三百兵带刀士刀有谋反迹象,当兵的哪有不带吃饭的家伙,这也是为什么史学家说他没有谋反,可以说是返京时候没反。为什么会被诛杀,前者提到多尔衮的实力,但没有子嗣,部下谋反需要一个主心主,多尔衮没有留下男孩,但他哥哥有,而且很多,当时除跟随多尔衮狩猎的牛录,其余忠心追随的牛录都不在一处,谋反最好的时机便是多尔衮的治丧期间,治丧期间多尔衮以及诸王都会到齐。顺治选择这个时间点可以说很准狠,为了分化多尔衮部下,顺治在治丧期令爱新觉罗·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为其嗣子睿亲王爵位,俸视诸王三倍,朝廷下诏留护近侍苏克萨哈、詹岱为议政大臣,该升职的升职,过继子嗣给多尔衮并保证原有旗主权利,平息了各位旗主、牛录的不安因素,粉碎了多尔衮去世后权利真空后各蠢蠢欲动的势力。

治丧期过后,诸王返回驻地,顺治便掘了多尔衮的墓,夺其庙号,责令多尔博回归原籍,相当于给了多尔衮那些追随部下一张空白支票,而且他们反抗都无从聚力,且谋反后都不知道追随谁,种种原因多尔衮部下只能自己用独特方式抗衡朝廷,只要损害自己的利益,就扛起多尔衮的大旗,煽动各旗主、牛录共存亡,直到乾隆后期为其平反后,才渐渐消失。

据理推论,倘若当时多尔衮有一个子嗣,哪怕刚满月,顺治皇帝都不敢削其爵位、夺其庙号、掘其坟墓鞭尸。顺治杀其子嗣,可以说八旗一大半牛录旗主都会在当天推翻顺治。若不杀,多尔衮依旧是享有宗庙社稷的香火,依旧是世代被后人称颂的“周公”,其子嗣也是能和皇帝平起平坐的铁帽子王。本应青史留名,却到头来落得个如此下场,可以说王朝的万里江山都是血淋淋的血脉吞噬过来的。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性。

近代有袁世凯后人在为其名誉奔走,刘少奇后代积极奔走促进平反昭雪,一家兴,兴在多子多孙,可以说在多尔衮身上可以看出很多道理。一个家族不论多么强盛,没有子嗣作为后续力量,家族的繁荣只能是昙花一现,徒做黄花日梦。

一个家族的传承,不仅是文化精神,更多的是血脉的延续。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可以说就是一部血脉相承的河流,血流尽,河方枯。

如违反相关单位规定,请联系删除,谢谢(原创文章 文明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