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以前的古史是“民神杂糅”的传说

孔子的思想最为平实,他不愿讲“怪、力、乱、神”,所以我们翻开《论语》来,除了“凤鸟不至,河不出图”二语以外,毫无 神话色彩。

这二语本是很可疑的。

其实那时的社会最多神话,试看《左传》,神降于莘,赐虢公土田,庄三十二年。

太子申生缢死之后,狐突白日见他,僖十年。

河神向楚子玉强索琼弁玉缨,僖二十八年。

夏后相夺卫康叔之享, 僖三十一年。

真可谓“民神杂糅”。 历史传说是社会情状的反映,所以那时的古史可以断定一半是神话,可惜没有系统的著作流传下来。流传下来的,以《楚辞》中的《天问》为最能表现那时人的历史观,但已是战国初期的了。 此文必非屈原著 。

《天问》是一篇史诗,用了一百八十余个问题来叙述当时所有的上下古今的智识。

篇中先问宇宙的着落,再问日月的运行,这就是所谓开辟的故事。

于是问到人了,第一个是鲧,问他为什么治洪水时要听鸱龟的话,为什么上帝把他永远监禁在 羽山。

第二个就是禹,问他在极深的洪水中怎样的填起土来,应龙又怎样的帮他治水。

第三个是康回,就是共工,问他怎样一怒,土地就塌陷了东南一角。

于是问到地方:东西南北哪边长,太阳哪里照不到,昆仑、黑水在何方。

从此顺了次序问起夏、商、周的历史故事,其中也很多大可怪异的传说,为儒家的典籍里所没有的。 在《天问》中,禹是一个上天下地、移山倒海的神人,鲧是给上帝禁压在山里的。洪水是开辟时所有;平治水土不是人的力量,乃是神和怪物合作的成绩。

有了 这个了解,再去看《诗》、《书》,那么,玄鸟生商的故事,履帝武生稷的故事,“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之句,“殛鲧于羽山”之文,均不必曲为解释而自然发现了它们的真相。 不但如此。

《史记·秦本纪》说秦祖女修吞卵生子,中衍鸟身人言,也可信为当时确有的史说。

《山经》记陕西西部至甘肃一带是一个上帝的国家,而黄帝便是那边的上帝,即此可知秦祀黄帝的缘故,又可知道黄帝陵所以在桥山的缘故。

其它如《书》中的“高宗肜日,越有雊雉”,《金縢》的“天乃雨, 反风,禾则尽起”,以及《赵世家》中的《秦谶》,《大宛列传》中的《禹本纪》,拿那时人的眼光看来,正是家常便饭,无所用其疑怪。

我们可以说: 在战国以前,古史的性质是宗教的,其主要的论题是奇迹说 。我们不能为了孔子等少数人的清澈的理性,便 把那时的真相埋没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