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肥皂之类的东西,那么,她们洗澡能洗干净吗?答案让人诧异

洗澡对于人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生活,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

洗澡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 其文化内涵和种种表象特征都在逐渐演变。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洗澡的时候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沐浴露。洗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清洁身体,但把自己弄得香香的,自己心情也会好许多的。

但是在古代,没有化学工艺,提取技术也不怎么发达,所以,现在这些香香的东西都是没有的。那么,他们在洗澡的时候就只用清水吗?这样不香也就罢了,关键是洗不干净呀。男生或许会好一点,但女生身上的油脂、汗水还有生理期的特殊污渍,不用沐浴露是洗不干净的。

那么,古代的她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古代的人都不爱干净,懒得洗澡?”其实,早3000年前,在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了“浴”、“沐”、“洗”这些字了。当然,这些字有着不同的含义。“浴”是洗澡;“沐”是洗脸,“澡”是洗手洗脚。

并且,最高统治者的法典中就规定了在登基、继位、祭奠、开元等重大活动中,都要戒斋三日、沐浴更衣。在先秦时期,古人便有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规定。到了汉代,甚至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

这可比我们如今的待遇好多了,我们现在只能用业余的时间来洗个澡,人家洗澡都是法定的,可见,古人对于洗澡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并且,客人在主人家也享同样待遇,在别人的眼里,这样才是客人与主人的彼此尊重,也就是说,自己不洗澡都成了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这在如今,我们的觉悟恐怕远远比不上古人呀。

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用清水洗澡,但是,有一些女子是不能凑活的。第一种就是皇帝的妃嫔,她们如果身上有异味,惊扰了圣驾,那恐怕就是死有余辜了。所以,她们需要格外注重自己的卫生,毕竟,自己要服侍的人是全天下的九五之尊。

另一种就是以色事他人的青楼女子,她们干的就是倚门卖笑的事情,除了姣好的面容,体味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她们每天可能要接待好几个客人,所以,要常常洗澡。只有自己身上香香的,才能让客人也心旷神怡。

那么,她们自然是不能只用清水洗澡了,可以说,她们洗澡所用的东西,从古至今也有所变化。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自然会选择古老的东西来洗澡,传说,女娲捏泥人造人,所以,人们也就选择用泥土来清洁身体。这操作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泥土不是我们要洗去的污渍之一吗?但是,那时候人们没有更好的沐浴露,发现,如果涂上泥土再洗掉之后确实会比原来更干净。

于是,大家决定,就这样凑合凑合,用泥土洗吧。

但是,泥土洗个手还行,洗个脸恐怕就有点儿不靠谱了。于是,在汉朝的时候,人们从一些颜色发暗红潭水里熬制出结晶体状物质,发现这些可以洗去衣物和发际间的污垢。于是,它们就成了相对高端一点儿的沐浴露。其实,它不过就是早期的“碱”罢了,可以乳化油脂。

渐渐地,人们发现了更好用的东西,那就是皂角。皂角就是皂荚树的果实,皂荚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春季开白色花,结出的荚果呈带状,荚果中富有胰皂质可供人们去污用。在使用前,要将整个的荚果砸碎,弄成粉末状或泡在水中,直接用粉末或涂抹皂角水。

唐朝以后,皂角的使用就慢慢普遍了,这一习惯一直沿用至今。而且,皂角水有一种特有的香气。用它洗头发还能使头发乌黑明亮,所以备受青睐。其实,如今的香皂里也有很多依然存在着皂角的成分。可以说,皂角的发现和使用为如今的香皂和其他清洁用品提供了原料。

渐渐地,有了胰子和皂豆,这些东西不仅仅可以清洁身体,还可以防冻疮。这作用有点像如今的乳液,只不过,人家还多了点儿清洁的功能。但是,这些东西很少有气味怡人的,那洗澡的意义又何在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胭脂香膏等天然的香料。

拿胭脂来说,其实,就是把花研磨出汁液制成的,《红楼梦》里贾宝玉爱吃胭脂也不无道理,这东西还真的是很香的。除此之外,还会选择色白的花朵研磨成精细的粉末,以此用来作为最早的粉底。当然,经济条件好的女孩儿会用花瓣沐浴,也是为了改善体味。

传说,杨贵妃有狐臭,于是,她日日用花瓣沐浴,唐玄宗也没闻得出来,对于杨贵妃依然宠爱有加。看来,爱美之心古今皆同,古代的女孩子也会费尽心思,为了悦己者容。但是,只要是真心相爱,并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

最后,孔子的门生曾点把洗澡作为一种至美的人生境界加以赞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也表明中国洗浴文化的传统,不仅在于发肤之康洁,而且,更讲求品行之端庄、德行之良好。

参考资料:

『《古人是如何洗澡的?》、《中国的沐浴文化》、《红楼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