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京城六陷,天子九迁" 是怎么回事?

唐朝"京城六陷,天子九迁" 是怎么回事?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唐朝民风之广政策开放非前后朝代所能比。不夸张的来讲,虽然自唐朝后国家的中央集权在加强,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逐渐下滑的。唐诗中有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的繁荣昌盛和在当时世界的地位,可谓是万朝来贺周围俯首称臣足以见其威仪。但在唐朝中后期迅速没落并且出现了一个令臣民和外邦贻笑大方的事情,那就是大唐天子多次逃出京城。

唐朝的没落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唐玄宗终日沉迷杨贵妃不理政事导致外戚干政,国家问题百出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为了安抚权利日益扩大的地方官员不得不分封节度使。这为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埋下了隐患。拒唐朝史料记载,唐朝可谓是京城六陷,天子九迁。分别是:756年,安史叛军攻下潼关,唐玄宗逃往蜀地;763年,吐蕃趁虚而入,兵临长安,唐代宗逃往陕州;783年,泾原兵变,唐德宗逃往奉天;881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往蜀地;895年,节度使叛变,唐昭宗逃往莎城;901年,唐昭宗被宦官劫持到凤翔城;904年,唐昭宗被梁王朱温挟持到洛阳,随后被杀。在古代皇权为尊的情况下。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呢?又为何频频发生?

唐朝中后期经常出现皇帝出逃的局面,直接原因就是京城不安全皇帝要逃到其他的地方躲避风头。但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结构失调,自唐玄宗起才出现了皇帝出逃的局面。唐玄宗因为专宠贵妃导致外戚干政,朝内大臣不满杨家人所以要求清君侧。试问,假如皇帝专政,又有谁可以威胁的了当时万人之上的皇帝呢?皇权尤其是军事大权逐渐旁落到两个集团手中,一是皇帝亲信的宦官,二是地方藩镇,皇帝大权旁落,自然沦为各方势力任意宰割的对象。

唐朝从建国开始皇帝继位的方式大多不太光彩,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威胁唐高祖退位,并且袭杀建成元吉、张柬之剪除张易之兄弟、李重俊。为皇位扫清了一切障碍。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皇位也牺牲了自己的儿女。唐朝政变很多都是利用禁军发动的,所以当权者会受到禁军的牵制,这是很多上位者所无法接受的。因为唐玄宗上位也是通过政变,所以他防微杜渐,格外提防。宦官逐渐掌握禁军大权,这样减少了贵族乱政的可能,但也为宦官专政埋下了隐患。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的权利越来越大,他还吸收了很多少数民族士兵战斗力大大加强,对当时的唐朝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与地方的战争中,唐朝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寡不敌众,哥舒翰大军又因为指挥失误而落败,朝廷不得不启用偏师朔方军并像回纥借兵但最后仍然没有能彻底扫平安史之乱。还留下了大量河北藩镇。而哥舒翰军回长安救援后,唐朝西域边境也就无兵可守,为吐蕃趁虚而入提供了前提。

在小编看来,唐朝后期中央权利逐渐落入他人之手,皇帝无人可用所以多次出逃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