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真有灵?抗战故宫文物四处躲藏,馆长:这现象真没法解释!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故宫的专家们就担心,日本人肯定不会满足于吞并东北,很快就会挥师南下威胁平津,而北京一旦失陷,故宫的文物必将遭受劫难,为了文物的安全,大家一致决定找个安全的地方保存。但是在当时,北京的民众是极力反对文物南迁的,他们认为“南迁就是逃跑”,就是放弃北京,连胡适也认为,日本人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文物。对此,故宫博物院的馆长马衡,顶住巨大的压力决定南迁。

1933年2月5日,第一批文物趁着夜色运往南京,但南京无处存放,在火车上放了将近一个月,被戏称为“抬着棺材找坟地”。最终,在上海的法租界找到一家教堂,成为文物的暂时保管地。1936年8月,南京的朝天宫库房建设完成,上海的文物也分批运到南京。然而还不到一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直逼南京。文物再次被迫“西迁”,刚运走10天,南京陷落。

1938年,文物运至乐山,还需要要转驳至安谷乡存放,由小木船接运。因为是逆水行舟,岸上必须要纤夫拉船,结果有一次运输过程中,纤绳断了,船随波逐流,连掌舵人都控制不了。顺流而下的小船疾驰如飞,若冲到下游,就会撞沉在大佛脚下,吓得船上的人大呼救命。没想到船飘了一段时间后,竟然自己靠边停了,人和文物都得救了。1938年8月19日,日军36架轰炸机轰炸乐山,半个城几乎毁于战火,死伤数千人,可是存放的文物居然毫发无损。用马衡的话说:“这一类的奇迹,真是没法解释!”看来都说古物有灵,还真是在冥冥之中保护着他们呢!

1941年8月,日军再次轰炸乐山,文物又躲过一劫,后来一直存放在峨眉县城到1943年。这一年,文物再次开始迁移,1943年6月8日,大批文物已经运走,但是还剩几千箱没来得及运输。一个抽鸦片的瘾君子不小心点燃稻草,引燃了隔壁的油铺,熊熊大火冲着文物的库房烧来。当时又没有自来水,水枪也排不上用场,为了阻断大火蔓延,只能拆掉附近草房子。可是拆谁家的房子,谁就苦苦哀求不让拆,还是办事处主任那志良出面,承诺灭火之后给于赔偿,才让文物又免遭一劫。

从1933年开始迁移,故宫16727箱文物,分三条路线,经历南迁、西上、东归、北运以及迁台,在路上走了16年,等到抗战胜利之后再次清点,发现几乎没有损毁,也没有遗失,堪称文物史上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马衡作为大功臣,他不仅主持了文物的迁移,而且在建国之前,他拒绝了蒋介石把国宝送到台湾的要求,给大陆留下大量宝贵的财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