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发布剃发令,顾炎武一句话让皇帝咬牙切齿,但是拿他没办法

文/张屹(青林)

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说来惭愧,对顾炎武这个名字虽然知道得是很早很早了,但以前除了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其它的真是不了解,但却又感觉处处有他的身影,抗清有他,学问有他,他是明末清初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我对他的关注始于有网络后的一件小事,当时看见清廷颁布“剃发令”后,江南人民的反抗引发了江阴、嘉定等地的屠杀,突然想起,好像如顾炎武、黄宗羲这些人是没有剃的,于是就去网上查询他的发型,结果是大失所望,所有的图片他们都戴着一个头巾,要不然就扣个斗笠在头上,比如钱谦益,这些人都实在看不出是清还是明,存疑至今。倒是近现代的人画这顾炎武时,都遵循着大明服饰的样儿。

但从感觉上来说,我相信他们都是剃了发的,只是后人为了照顾他们的形象,刻意为之,而清廷似乎也很宽容,并未深究这些画像,也许是因为这几位都是大学问家,在士子中有很高的地位,想必清人也想以此显怀柔之术,行羁縻之策,不知是也不是。

顾炎武,字忠清,江苏昆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是个大学问家,但却从来没当过官,原因我们从上面的简介可以看出来。他是个没有出身的人,这出身可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出身,是指他是没有功名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个没有任何学历之人。他参加过很多次的考试,但很是悲催,屡试不中,一发脾气,大爷我不考了,自己去钻研学问去了。不过脾气归脾气,也不能太任性,在明亡前的一年,他还是花银子混了个国子监生。

文凭和学识实在不是能划等号的,想我最佩服的如沈从文,陈寅恪等大师,学历也是很低的,如果从职称来说,那鲁迅不也才是个讲师嘛,你何曾听过有人称鲁迅为鲁教授。

这顾炎武也是如此,不考试了,专心做学问了。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他的学问可谓是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地理、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他著作等身,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诗词有《亭林诗文集》等。其中,他诗词的内容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是坚定的抗清志士,这爱国的情操缘自于他的嗣母从小对他的教育,从幼年顾炎武就崇岳飞、文天祥,乃至方孝孺等忠烈之士,报以身许国之志而戮力不已。

抛开民族大义不说,顾炎武同这清人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家乡昆山失守,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常熟陷落,嗣母王氏闻变,绝食殉国,临终嘱咐炎武,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国恨家仇,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誓死抗清的队伍,他先入弘光廷出谋划策;根据实际情况,上表言抗清方略;南京沦陷后,他投笔从戎,加入义军坚持抗清;隆武称帝后,他亦同陈子龙等人一起,组织义军对抗强敌;他奔走于各抗清力量之间,为凝聚各方力量尽心竭力。然而,大势去,空自嗟。虽有 “精卫填海”之志,但力所不逮,唯有以“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自励。

他一生辗转,以天下为己任,以学术兴天下,被后人视为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最能代表顾炎武爱国思想的名言,其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之一。

其实严格说来,这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梁启超,但这概念则是出于顾炎武的《日知录》,原文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也就是说,亡国和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国家之事的兴亡,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则是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点复杂哈,我见有人数万言来讨论这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认真拜读后,换来一头雾水,这个就不讨论了哈。

“拯斯民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立下的终身誓言。然而,朝代更替、江山易主,他胸中那颗许付天下苍生的赤子之心和伟大抱负,又将托付何处呢?

清人定鼎大局不可更改,惹不起我躲得起,顾炎武誓不仕清,他选择了治学之路。1657年,45岁的顾炎武变卖了家产,离开江南去北方游学,寻找新的报国之路。在此后漫长的游历生涯中,顾炎武常常骑着一匹骡子,手不释卷。他到处搜寻各地史志图书,勘察民生风俗,足迹遍及二十余省。

顾炎武认为“士当求实学”“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这种注重考据实证、经世致用的治学风格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清代朴学的开山鼻祖。

所谓朴学,其实就是儒家经学,它传承上古考据训诂之学,从以求实切理为帜志,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主张“无征不信”,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也不注重文采。它自顾炎武起,成为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学派。

清廷曾多次征召顾炎武出仕,许以高官厚禄,但一概被拒,他后来一直在康成书院讲学,此处是汉代经学大师郑康成始建。郑大师也经过一个时代的辉煌,当华夏大地战乱四起时,他放弃高官职位,全心建立书院传授经学,促进儒家经学与佛道合流,厚植中华文明之根脉。而顾炎武正是以其为师,以学术报效天下,传承儒家传统文化。

“深山书院有人耕,不问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是顾炎武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1682年,顾炎武在山西曲沃韩姓友人家,上马时不慎失足,呕吐不止,几日后卒,享年七十。

纵观顾炎武一生,前期为抗清斗士,矢志不移;后期精研学问,成一代大师。他学术上有承前启后之功,在各个领域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对顾炎武重实用、戒空谈的学术风格尤为赞赏,特别是做学问必先立人格的观点,为后世学风之戒律。而他为“明道救世”而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后世尊崇顾炎武的不仅是他抗清的意志,也不仅是他博学的精深,而是在作为“人师”的践行这些为后世、尤其是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榜样。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说:“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但我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