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廉哈尔通倡垦兴学记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俄难后,黑河百废待兴,有识之士皆以兴边、实边为己任。到了民国初年,时任库玛尔路鄂伦春协领、瑷珲县议长徐希廉就是一位为黑河实业兴边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尤其对鄂伦春人弃猎归农、下山定居和兴办学校起到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徐希廉字述之,瑷珲汉军镶红旗人,户司办事笔帖式出身,后应征奉天买卖街朝阳坡一带,参加中日甲午之战,授黑龙江东路呼兰等处蓝翎记名提前简放副都统。宣统二年(1910)任黑龙江库玛尔路鄂伦春协领公署协领,是《瑷珲县志》的总编纂。

徐希廉像

民国初年,鄂伦春族还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民族,人口较少,多以三、四家或七、八家为单位,组成为一个“乌力楞”,彼此相隔几十里或几百里,在兴安岭中游猎生活。《瑷珲县志》记载:“库玛尔路鄂伦春人,自古栖于黑龙江沿岸山谷之中,并嫩江西北多布库尔河一带,游猎为生,行止以时,到处搭窝堡而居。”他们生活状态原始,“无论男女、嗜酒如命”,“疾病不用医,专事跳神”,“不解文字,间有稍知满文者”,并且因地缘与俄交界,有“受其笼络,入籍信教,听其自由”和“与俄人日亲日近,与国人日远日疏”状况。徐希廉在向黑河道的呈文中就指出:“本管佐校居甲,而兵丁散户居乙者,甲乙相距或有一千余里、七八百里、四五百里不等,不惟不能遥制,于是呼应不应。”弃猎归农可将鄂伦春人固成村屯,加之寓兵于农,“既能抵御外患,亦可荡平内乱,法良意美,一举而两得遂之。”因此,帮助鄂民弃猎归农、盖房定居、兴学教化迫在眉睫。

岭上人鄂伦春

民国五年(1916年)十二月,库玛尔路管辖的哈尔通佐领保忠呈请徐希廉,称:“按照前清光绪年间兴安城裁撤即归黑龙江城副都统所属库玛尔路协领管辖,佐领带领牲丁即在瑷珲属界哈尔通附近等处游猎为生,嗣于宣统元年,承蒙协领历任以来,屡次劝导弃猎归农为永久之计,佐领遵即召集左右游猎牲丁各户,在于哈尔通设屯建房,经营数年,今始开熟地一百数十垧,经去年春天承协领派员到屯逐户安插收抚,众情欢感不尽,不料在民国五年七月间,忽有嫩江县第一清丈兼招垦分局第二起清丈员李昌华到哈尔通,将鄂民所开之地挨户勘丈,并有所垦地点自民国初期已划归嫩江县等语,听到之后不胜诧异,想既属国家土地,应由人民自由居住,久经库玛尔路协领管辖并蒙转垦维持生计,正是孺子攀恋慈母,万难他适。岂料于十二月十二日收到小票,限期缴价,并将附近的荒地外放。查鄂民虽在哈尔通地方弃猎习农,向承协领开导所致,均系自备犁具籽种,已属勉为其难,况年收之粮不敷年用,几有弃农复猎之象,今再按地交价,则就垦鄂民势必难支,诚于收抚鄂民前途非同事小,恳请协领头顾终始,俯念鄂民生计困难,恩恤格外设法拯救,但能免交地价并将哈尔通附近之荒地拨留鄂民永为生计,按照宏户图、依溪罕前准之荒,十年后再议升科(发照收税)之例以示体恤,将清丈员所发小票姓名抄附文尾,并连同地价小票三十八张,随文缴送。另哈尔通屯鄂民子弟足有一校之额,请在该屯设立学校以资教育而进开化,合并呈请协领鉴核恩准。”

瑷珲副都统衙门旧影

徐希廉根据保忠的呈请,在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十六日,给省公署写了《请拨哈尔通生计荒地并设学校议》的报告,称:“该佐领所呈各节均属实情,且库玛尔路协领安抚接济鄂民改猎归农颇费周章,届近一年,现在均有眉目,幸该佐领保忠闻令首倡,在该屯各户建房兴垦,渐有成效,实为鄂民中不可多得之员,正该等喜出望外,不料要按照普通人民地亩清丈收价,深恐鄂民众情畏缩,阻碍进行,所关甚大,且凡在瑷珲境内鄂民所拨生计荒地不但无交价之说,还蒙省公署同意十年后再议升科,哈尔通屯亦应如此办理,恳请将其所丈荒地暂免交价,并请将该屯附近拨留生计荒地二井(每井为36平方里),十年后再议升科,仍归库玛尔路管理,免致歧义而影响大局,再该佐领请设小学以资开化,自应一并恳请办理。”省公署接到徐希廉的报告后,给予了比较满意的答复:“地价小票准销,著由嫩江县丈拨荒地二井仍按十年后升科,学校另议等因在案。”

鄂伦春骨铃

在这之后的一年里,徐希廉多次进山“周历各处,迭次开导弃猎归农”,但收效参差不齐,尤其宏户图、依溪罕两屯,垦务学校未见起色,更有鄂民将房门用木倒顶,全家入山行围,该屯耕地仍只有二十多垧,没耕种的却有一多半,借领的垦费也一无所用,这让徐希廉大失所望。而巡查到了哈尔通屯,徐希廉眼睛为之一亮,大有置身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之感,他在《督促各佐勉励鄂民作速兴垦建房化俗通风论》中写道:“由山路抵至哈尔通屯,倚山临河,地势甚佳,住户十余户,前马厩后园圃,周院木杖俱全,屋内清洁,院中整齐,碾磨俱有,昼夜不停。开成熟地二百余垧,粮垛满场,牛马遍山,猪羊成群,周历巡看,洵堪嘉尚,足见佐领保忠尽心经营。”这次到哈尔通又正值鄂民正寿的母亲故去,徐希廉知道鄂伦春以往丧葬风俗,是将死者用桦皮包裹架于树上,三年后取下尸骨装在木槽,称为拣骨。徐希廉对此习俗深以为耻,并“耻哉几为不伦”。而正寿葬母却与汉人风俗无异,“阅其棺材画甚鲜杂彩亦多,而灵账皆用布饰,猪酒备席,来客满院,并遇魏子和、冯祥齐等人,男妇友谊,助忙者颇多,观其形势,较之大通人民,亦不稍逊,本协领极赞美之,随备礼致奠。”对民风习俗的改变,徐希廉大发感慨:“异哉,我鄂伦春人竟有如此开通阔达者,欣羡何如!”

瑷珲海关故址

在徐希廉的倡导和再三努力下,佐领保忠率鄂伦春民众悉心垦务,筑宅兴学,到民国八年(1919年)哈尔通已初具规模:“哈尔通一屯自协领履任以来,尽心尽力经营,十余年间现已建房二十余撮,熟地已开三百余垧,实为库玛尔路首先著效之一村。”而学校兴办也有起色,民国九年(1920年),哈尔通建立了库玛尔路公立第一鄂伦春国民小学,有学生25人,同年10月在迈海建立了库玛尔路公立第二鄂伦春国民小学,同年还在嫩江县城建立了省立第一鄂伦春高等小学,民国十年(1921年)九月,黑河区域内已有鄂伦春学校6所,学生171人,教师12人。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已兴建鄂伦春学校8所,有学生226余人,占总人口的4.5%。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了实边、兴边的有用之才。对其成就和影响,据后任库玛尔路协领于多三在民国十七年的呈文中写道:“幸自民国三年有省立第一、第二、第三学校以来,渐知读书为人之第一要务,一般鄂民子弟入学日渐增多,以省立第三鄂伦春学校论,先后高初毕业者30名,充当库玛尔路、阿里路佐领、骁骑校,暨在金厂或路军充差者20余名,此皆教育之实效也。”对他的功绩,同时代的谢泰均就曾在其六十岁生日时写诗赞颂,诗云:

庙廊从来尚运筹,等闲情事觅封侯。

征回艺动宏前略,踏破朝阳焕壮猷。

自昔英雄多仗义,而今儒将足风流。

追思招抚伦春日,喜见元戎尚黑头。

在徐希廉倡垦兴学期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民国十六年(1927年)夏,德意志联邦萨克森省政府委派著名探险家斯托茨纳组织探险队赴中国黑龙江游历,在由嫩江县向北溯源嫩江进行考察路过哈尔通。省公署派出的翻译兼监视员徐康记录了当时情景,探险队在哈尔通鄂伦春人聚居地盘桓了5天,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叫保德成(疑似保忠音译)的鄂伦春人首领和一位姓关的鄂伦春武装队长,他们用烟、酒和一些德国银币换得鄂伦春人的衣饰、器皿、儿童玩具、篷帐、枪架等,所见的鄂伦春民居和生产已是农耕和狩猎的混成形态。鄂伦春人朴鄙的民风和改善生存、与外界交流的愿望,给探险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整个事情的经过看,当时的中国正值关内军阀混战,日寇将入侵东北,外患与内乱交加,而少数民族聚居地哈尔通仍是一片醇朴、浑穆的景象,经济、社会与政治状况已经开化,管理者们也是实干之人。

鄂伦春之春

2008年春夏之交,鄂伦春第一位大学教师、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藏品部主任吴雅芝到嫩江县作社会调查,县里宣传部和文史爱好者约我去陪同,由于我在乡下没有去成。回来后吴雅芝老师说了让我现在都深感遗憾的事情,她说回到了祖上居住的哈尔通屯,并且找到了当年住的房子,当撕开天棚上后裱糊的塑料布,爷爷描述的房梁屋脊依然还在,她非常兴奋,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也都为她高兴并为其祝福,可惜后来工作调离,始终没有去成哈尔通。几年又过去了,也不知吴雅芝老师家老宅是否安好?据了解,哈尔通如今已经没有了鄂伦春族人居住,而徐希廉、保忠等人在哈尔通建屯、倡垦、兴学事迹却一直载于史册、流传至今。

后记:此文写于2011年,曾在黑龙江日报《北国风》版发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