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杀毛文龙,袁崇焕自毁长城,罪不可赦

毛文龙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在大众认知的历史上,似乎只以“被袁崇焕杀了”的形象存在着。

想要读懂袁崇焕,必须读懂毛文龙和他的东江军。

明朝即萨尔浒之战大败后,辽阳、沈阳相继失守。直到广宁溃败,明军失去了对整个辽东的控制权,不得不退守辽西(下图中橙色的狭长部分)。

在这样的绝境下,毛文龙带着仅两百人的队伍,硬是无中生有地创立了一个敌后根据地出来。像一把尖刀一样,狠狠地插在后金占领区的背脊上。

这把尖刀撕开的口子,在毛文龙的指挥下,不断扩大。仅广宁失陷的当年,东江镇就收复了复州、义州(浅绿色)这两大战略要地;三年过后,东江镇在辽东的控制区面积(粉红色),便已超过了辽西;而其部队的游击范围,更是覆盖了整个辽东地区(浅紫色),兵锋直指后金统治区的腹地,包括重镇辽阳。

以一己之力,让明朝在辽东的局势起死回生,让几十万辽民免遭屠戮,一手创造起一只十数万人的队伍,给予他们向后金报仇的机会。当关宁铁骑躲在坚城里只敢开炮时,东江军在野外与后金军野战缠斗;当辽西的官员们花几年的时间和无数的银两慢慢地筑城,毛文龙在持续以进攻的方式收复失地。对辽西而言,别说辽阳,即使连进攻广宁都从不曾想,而毛文龙却多次兵临辽阳城下,甚至连后金的老巢赫图阿拉,也被覆盖在了火力范围之内。

毛文龙的正一品武将衔,是他靠着赫赫战功扎扎实实地打拼出来的。就这样一位大将,竟然就被袁崇焕轻描淡写地以假传圣旨的方式,给冤杀了。

中国上下几千年,包括历代所有的皇帝在内,袁崇焕是唯一一个,敢不经过任何程序,就直接把正一品武将推出去斩首的人。唯一一个。

袁崇焕给毛文龙列下的“十二大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不堪卒读,堪比秦桧杀岳飞时的“莫须有”。

退一万步,即使这十二大罪条条属实,袁崇焕也绝没有杀毛文龙的权力。

“枉杀大臣,假传圣旨。”仅凭此一条将袁崇焕治死罪,就已绰绰有余。更何况,这次杀的,是毛文龙。

毛文龙之死,引起了一系列可怕的连锁反应。

最严重的后果,是后金再无后顾之忧。曾经三面受敌的窘迫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广宁之战后,之所以数年内后金的势力地盘都没有什么进展,除了东江军的活跃外,关键处还在于辽东、辽西、蒙古对后金的三面合围之势。蒙古的察哈尔部在林丹汗的率领下,一直是明朝的坚定盟友,屡次骚扰后金北部区域。而当后金进军蒙古草原征讨时,毛文龙总是会同时出兵,令后金不得不分兵防守。同样的,当后金进攻宁远和锦州时,毛文龙也都会立马向辽阳进发,宁远和宁锦两次所谓“大捷”,除了坚城难下外,毛文龙的配合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此,后金的每次出兵,都不敢尽全力,只能在八旗中出动二至三旗,其余都需要防守来自另两方的压力。

这样的局面,直到天启七年袁崇焕上台之后才有改变。在袁崇焕的“默契配合”下,后金竟然八旗尽出,全力攻打东江镇和朝鲜。面对重兵压境,袁崇焕不仅抗命不增援东江镇,还对兵力空虚的辽阳和沈阳视而不见,坚持不动一兵一卒。战后结果,朝鲜与后金结盟,驱逐毛文龙出境,东江镇元气大伤。

毛文龙被以莫名其妙的罪名和方式斩首之后,蒙古各部幡然醒悟,意识到袁崇焕坚定议和的态度,连林丹汗都不得不与后金结盟。

至此,后金三面威胁尽去。这样的大好局面,几乎可以说是新上任的蓟辽督师袁大人一手创造的。

毛文龙死后,东江镇一分为四,之后便土崩瓦解。毛帅手下的精兵强将,困惑、疑惧、愤怒之余,纷纷投降。之后清朝赫赫有名的三大藩王: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就是其中的翘楚。

毛文龙死后,图中的粉红色和浅紫色的巨大区域,纷纷失控。辽东的广袤土地,再次沦陷。

毛文龙在辽东三十年,三百族人被杀,与后金有不共戴天之仇。收聚难民、持续征战、收复失地,即使是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战功和苦劳。

反观袁崇焕,官拜蓟辽总督,位极人臣,手握“天下强兵”关宁铁骑,以举国之力坐拥无数钱粮,却没有一次向后金主动进攻,没有收复一城一地,“五年平辽”,寸功未建,反倒是冤杀大将,自毁长城。

现如今,袁崇焕在课本和庙堂里被世人供奉为民族英雄。而毛文龙,可有人还记得他当年在辽东留下的不朽战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