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了7年太子、7年太上皇、22年皇帝,临死废除宫妃殉葬制度

大概由于幽囚的经历使明英宗朱祁镇较能体会别人的苦难,他想起了早被世人遗忘的建庶人。当年燕师攻入南京,建文帝与其长子文奎不知所终,两岁的幼子文圭则落在朱棣手里。此后,便被称为“建庶人”,长期囚禁,此时已立五朝。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英宗侧隐之心大动,不顾身边人反对,下令立即释放建庶人,妥善安置凤阳。说来十分可怜,当这位被囚55年的老翁重见天日,竟不能分辨牛马!

英宗临终时对殉葬制度的命令废除,一直被称道为盛德仁义之举。宫妃殉葬,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明太祖去世时,首创本朝宫妃殉葬的成例。以后成祖、仁宗、宣宗去世,都有一些宫妃殉葬,诸王以及勋戚大臣也加以效法。这种制度极为残酷。大概正因为如此,所以殉葬的细节始终密不外传,从而在中国的史籍中难以寻觅。但朝鲜《李朝实录》却给后人留下详细的记述。朝鲜女子韩氏,被选送太宗皇帝为妃。太宗死,与另一朝鲜女子崔氏同时被殉葬。殉葬时她的乳母金黑在场,目睹了这悲惨的一幕:

“帝崩,宫人殉葬者30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以头纳套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韩氏临死顾谓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语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与崔氏俱死。”

虽然殉葬的宫纪大多死后得到名分上的追赠、追谧,殉葬者也被赞扬为“委身而蹈义,随龙驭而上宾”,这只不过是统治者为残酷的行径涂脂抹粉而已。

天顺八年(1464年)元月初二,明英宗身体欠安,卧床不起。初六,皇太子登文华殿摄事。大臣们料到情况不妙,暗中盘算皇上的后事。

元月十六日,英宗口授的遗诏送到内阁润色。阁臣彭时读罢,已是泣涕横流,悲怆不能自制。谁也没有料到,皇上在遗诏中明令从自己开始废止宫妃的殉葬!这大慈大仁的嘉行懿德,在最后为英宗本不出色的形象添上了光彩的一笔。

次日,英宗平静地离开了他前后主宰20余年的大明帝国。他生命的结束与他的一生经历一样富有戏剧性:七年前的今天,恰恰是他被石亨等人扶上龙床复辟登极的日子。英宗出生后的第二年被立为太子,他当了7年太子、7年太上皇、22年皇帝,共度过37年的人生岁月。

四个月后,他带着“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容皇帝”的尊谧孤零零地躺在裕陵深深的地宫里。地宫的门还没有最后封闭,以待皇后去世后前来合葬。至于还要等多久才能结束地宫中的孤寂,这对于他,已是无所谓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