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名枪莫辛-纳甘,中间为何是小横杠而非外国名字常用的小点

1891年,俄国投产了一款步枪。之后几十年里,成为士兵的宠儿。日俄战争的俄国兵用过,八国联军侵略者用过,冬季战争里的芬兰人用过,抗美战场上的越南妇女用过,电影《兵临城下》的苏联狙击手瓦西里也用过。

它就是莫辛-纳甘。之所以两词之间用小横杠而非外国常用的小点,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苏维埃之拳》一书中写到,1880年代末,俄罗斯在与奥斯曼帝国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地区的战争中,认识到他们的枪已经落后了。于是全球招标造新枪。本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与比利时枪械设计师李昂·纳甘分别提交了方案。

两枪各有特点,难以取舍?怎么办呢?那还不简单,让它们合二为一呗。所以,前面我说,莫辛-纳甘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两个人的。(本图为1944年7月使用莫辛-纳甘的芬兰士兵)

入役之后,该枪广受好评,衍生出各种型号。一战时,俄国因产能不够,还外发到法国、美国生产。它也出口各国,成为一款世界名枪。

二战中,装有PU瞄准镜的M1891/30狙击步枪大显神威。瓦西里用的,正是这一款。斜杠后之所以有个30,是因它在1930年投产。

二战结束时,莫辛-纳甘步枪一共生产了1700多万支。看起来数量巨大,但联系到它用了近60年,平均下来,还算正常。(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