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前不忘防着诸葛亮,留此手段,孔明临终才恍然大悟!

历史上的三国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时代,它人才数量层出不穷,加上后来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加上影视剧的传播,使三国历史老少皆知,让很多人以外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其实不然,里面有很多人物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比如刘备。

刘备号称刘皇叔,自己白手起家,从编草鞋谋生,最后入川建立帝业,这段经历让后人膜拜。早起刘备以仁义,为了得到人才总是以眼泪感动别人,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对诸葛亮总是言听计从,加上皇叔的名号,总是得到别人的尊敬。

后来登上帝位以后,刘备性格变了,比如为了帮关羽报仇,当时朝中大臣都劝阻刘备不要意气用事,就连诸葛亮的话刘备都不采纳,一改虚心的态度,不惜以全国兵力攻打吴国,最终兵败夷陵,让蜀国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当毁于一旦。

可能是知道自己做错了,刘备临终前才明白了过来,把诸葛亮等人叫来,才有了后来著名的“白帝城托孤”。让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凡事听从诸葛亮的话,如刘禅不才,亮可取之,让当时的诸葛亮感激涕零,十分感动。

作为帝王的刘备,好不容易建立帝业,自己又善于权谋之术,难道托孤就这么简单,真不怕诸葛亮取而代之,其实我们都小看刘备了。首先,他对诸葛亮说的一番话,也是为了试探诸葛亮的忠心,并且当时有很多大臣在旁边,哪怕日后诸葛亮想反,恐怕群臣也不会同意。

其次,当时朝中是有两个阵营的,以诸葛亮为首的旧部,还有一个就是以李严为首的川蜀大臣,他们看似相安无事,其实背后是暗流涌动。于是刘备选出为了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让他们共同来治理国家,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让他们两个阵营相互制约,避免了权力集中在一方。

再次,在刘备安排后事以后,还单独和贴身保镖赵云说了一番话,刘备之所以要这么做,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两位托孤大臣都不能相信,那么希望赵云能够率领兵马除掉他们,整顿朝政。

诸葛亮尽心尽力为蜀国,直到临终前才发现刘备一石三鸟的计策,刘备希望自己鞠躬尽瘁效忠蜀国,提拔李严上位制约自己,还让赵云监视朝政。就算刘备的算盘打得在精,也算不出蜀国的气运,随着三国归晋,都淹没在历史当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