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章里有一句话被人当成病句?不存在的,这是先生的智慧!

民国(1840年鸦片战争起——1949年中华民国终结)无疑是历史上比较精彩的时期,先是武昌起义,然后星星之火迅速燎原,清政府最后一任皇帝被迫宣布退位、军阀开始混战、资本主义疯狂掠夺和发动战争,旧社会开始过渡到新社会。此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国家内忧外患,在这乱世之中涌现出非常多的人才,像什么鲁迅、冰心、田汉、巴金、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胡适等等,在此不一一叙述。

在这些人才中,鲁迅是特立独行的一位,他早年本想学医救人,但是东渡日本学医时,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时,旁边站着无数看热闹的人后,他感受到当时的中国整体民众的麻木不仁、愚昧至极,他发现他只能解救病人的身体,要想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只能先医治人们的精神,以此来唤醒民众的觉醒,最终鲁迅毅然决然决定弃医从文。

鲁迅的经典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朝花夕拾》《出卖灵魂的秘诀》《无声的中国》《从帮忙到扯淡》《彷徨》《呐喊》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大量隐喻了各种人物关系,影射了那个年代最血淋淋的现实,才华横溢的鲁迅先生无疑是那个年代的佼佼者之一,要说他的智慧有多高,小编可以举个例子,他的文章里有一句话被人当成病句,很多人都读不懂,其实这句话在隐喻现实,不得不说先生的智慧非常的高深!

在鲁迅作品《秋夜》中有一句话“在我家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很多人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都有点费解,这什么意思,鲁迅先生是不是写错了,这句话读起来感觉怪怪的,为什么不直接说墙外有两颗枣树呢?为什么要这么啰嗦的讲出来的。

病句?其实不存在的,这正是鲁迅先生的智慧所在,仔细体会,这两种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株枣树传达出一种画面感,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起来是无所事事的发呆,左顾右盼的消磨时间,其实目光先看了一株枣树,再看另一株枣树,这种描写、叙述、场景和心理状态都在突出一个重点——有了着落。

如果上来就说我家院子后边有两颗枣树,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在陈述一件事情,无论是画面、心理还是场景都无从谈起,这句话之所以出现在《秋夜》的开篇,绝对不是无的放矢随便写写的,这样突出了场景,交代了人物心境,这样的写作手法仿佛告诉读者,要用心感受,不会让人感觉突兀,既增加了作品的张力,又让读者静下心来,细细思考此情此景。

在心理学上有种说法, 当观察者集中精力观察一个场景的时候,这个场景明明没有特别突出的信息时,观察者就会自动进入“侦探模式”,更加着重细微的观察一丝一毫,企图找出心中的答案,在鲁迅的文章中,读者能够根据他的这个场景想出心中的好奇和议论,明显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比起直接上来就写后院有两颗枣树,不是显得非常的高明么?

鲁迅的这一句轻微描写,于无声中发力,在无形中着力,可见其文学功底和心思缜密,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要是所有的百姓都像鲁迅的“枣树”一样,杀掉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人性怎么可能泯灭!

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写出来的作品大都有其隐喻的点,看似在写两颗枣树,其实很少有人能体会他内心中的无奈和失望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