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缔造者,李冰是怎么样的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的中部,岷江的中游,在四川省灌县附近,是一个将灌溉与防洪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这一古老工程的设计者和兴建的组织者,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家李冰。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他亲眼看到水旱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听到人民的强烈呼声,感到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解决人民的苦难,发展生产。为此,李冰决定治理岷江。到任不久,就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跟着一位有经验的老农,沿岷江两岸考察,摸清了水情、地质等情况,听取了群众意见,制订了治理岷江的方案,在借鉴古人的经验上,决定在玉垒山开个大口子,引一股江水到东边去,这样可以西边分洪、东边浇地。然后采取中流作堰的办法,于是在上游中建筑另一个岔口,使江水流到这里便分成两股,达到分洪的目的。

工程开始后,在李冰的组织下,这个浩大的工程开始了,但是,由于山石坚硬,工程进度缓慢。大家都很着急,这时有人出了个高招:先在岸石上凿些沟槽,放上柴草,再架满树枝、木柴,点火燃烧,使岩石破裂。这一招果然很灵,进度一下子加快了许多,很快就劈开了一条宽二十米,高四十米,长八十米的引水渠道。这是控制江水流量的咽喉,因为其形状像个瓶口,所以就取名为“宝瓶口”。

然后,李冰又带领成千上万的工人,到灌县西边的岷江上游,建造分水堰。开始采用在江心抛石筑堰的办法,但是方法不奏效,筑起的石堰接连几次都被洪水冲垮了,这下该怎么办呢?大家都在开动脑子想办法,李冰看到岷江盛产竹子,并且受到当地人用竹子盖房,编竹笼盛东西的启示。于是,他就让大家用竹子编成大竹笼,里面装满鹅卵石,再把它们连起来,每段大约有二三丈长,然后一层层放到河中堆积起来。同时,还在洲滩两侧用大型鹅卵石垒起两道护堤。这样,一道牢固的分水堰终于筑成了。由于大堤前端形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叫外江,东股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垒砌了鹅卵石护堤,外江一侧的叫外金刚堤,也称“金堤”。分水堰是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它建成后,这条江后来一直灌溉着成都的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害了。

为了使内江的防洪作用更有保证,李冰其他的方法,重新建筑提防叫“飞沙堰”。它的堰顶比内金刚堤低一些,如果洪水太大,江里的水就会溢满出来,流到外江,再沿着岷江流出去。这样一来,既能经常保持有水,又不会因水量太大而泛滥成灾。

要彻底解决岷江水患,必须解决泥沙沉积,淤塞河床的问题。为此,李冰决定:每年霜降时节(十月下旬),要进行一次淘江整修,叫岁修。为了使江水断干,方便淘挖,他取用了大伙的聪明智慧,采用杩槎挡水法断水。杩槎是用三根六至八米长的大木条扎成的三脚架,每个三脚架下面都用装有石头的竹笼卡住,把很多三脚架连在一起,在迎水面上绑上竹席再糊上黏土,就筑成了一道临时的挡水坝,阻断水流。淘江时,先用杩槎的外江截流,这样一来就全部流到了江内,然后淘挖外江及其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淘沙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淘沙工程。清明节前后,内江淘沙完毕,撤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每到这时候,都要举行盛大的传统放水仪式,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聚集在江边观看放水的盛况,欢庆征服自然的胜利,他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心系天下,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修建都江堰,彻底改变了成都平原十多个县的农业生产面貌,把原来水旱灾害频繁的地区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富饶粮仓。从此,成都平原就有了“天府”的美称。

他不止修建了著名的这个工程,还治理了其他一些河流,使四川人民得到了不少好处,因此人民一直怀念他。四川人民尊李冰为“川祖”,并在都江堰建造了一座“二王庙”,1974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找到这个伟人的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表明早在1800年前,放到现在,人们对他依然就是赞赏佩服。1955年,郭沫若到灌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幸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