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后来以乞讨为生,还留下这首古诗

从初中时学过的课文《桃花源记》到著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陶渊明。如今对于陶渊明,我们也了解他的一则很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当官时间很短就回归田园。

在古典诗人的视野当中,一直推举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李白、苏轼等很多人的唐诗宋词当中,都表达出了要学习陶渊明回归田园的愿望。

但是一个真实的陶渊明,晚年生活却非常凄惨。“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后来以乞讨为生,还留下这首古诗。且看: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这首诗歌的题目是《乞食》,写于陶渊明62岁的时候。此时的陶渊明距离他离开人世只有一年的时间,而且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这首诗歌写的就是他面对饥饿无能为力,只能出门乞讨的悲凉遭遇,读来让人心疼不已。

开篇就是“饥来驱我去”,饥饿感催促着我要出去,但是“不知竟何之”,不知道哪里才能找到吃的。“行行至斯里”,一路上漫无目的的来到前面一个村落,却“叩门拙言辞”,站在门前却不好意思敲门乞讨。

很幸运的是,陶渊明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主人,“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他看到陶渊明很可怜,就慷慨解囊拿出很多吃的,让陶渊明饱餐一顿。饥饿的时候,面对这么多吃的,而且也遇到了一个能够说的上话的人,陶渊明“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推杯换盏,很是心满意足。

酒饱饭足之后,面对这个新交的朋友,陶渊明内心充满感激赋诗一首。“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结尾的四句诗歌就是陶渊明为满足他乞讨需求的好心人送上的祝福。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借用当年漂母接济韩信的典故,自谦自己没有韩信的才能无法之后报答对方。“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不知道如何才能致谢你如此宽带,就让我死后来生做牛做马相报吧!

陶渊明创造出了古代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境界,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诗意,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多么令人钦佩,可惜的是后来却有如此境遇,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