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凭借8个字,从唐朝活到宋朝,侍奉13个皇帝,最后得以善终

唐僖宗在位期间,震动天下的黄巢大起义爆发。唐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几乎耗干最后一点国力,才勉强把黄巢起义彻底平定。就在黄巢起义平息的第二年,即唐朝中和五年,山西汾州平遥的一户普通农民家中,诞生了一个婴儿,被取名侯益。婴儿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吃苦受累的农民,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婴儿日后会成长为一代“奇人”。

农民的儿子侯益长大后,不甘心过平淡劳苦、没有出头之日的苦日子,加之当时唐朝已经进入兵荒马乱的乱世,侯益自幼喜欢舞枪弄棒,生性彪悍好斗,于是扔下锄头挺身从军,到盘踞山西一带的大军阀李克用手下当兵。《宋史》记载,侯益骁勇善战,很快得到赏识,“以骁勇闻,军中惮之”,从一个小兵被提拔为护卫指挥使,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有人会问,明明唐朝出生的人,为何会出现在《宋史》里?答案很简单,侯益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从唐朝末期当上武将,经历了五代时期的连年战乱,九死一生活到了宋朝。侯益生于唐朝唐僖宗在位时期,死于宋朝赵匡胤在位期间,整整活了八十岁,《宋史》记载,他老死于乾德三年,“卒年八十”。

他最后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厚待,接受了宋朝的官职,成为宋朝大臣,“礼与丞相等”,“赠中书令”。他死时是宋朝大臣的身份,于是宋朝史官把他编入《宋史》,因为如果把他编入唐朝史书和五代十国史书,都无法全面概括他的一生。

唐朝自黄巢大起义之后,即全面进入军阀割据状态,连年战乱,刀兵四起。而紧随其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战争最频繁、最激烈的时期之一,各派武装势力之间彼此之间厮杀不休,众多小国和皇帝像走马灯一样,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短命王朝比比皆是,侯益一生就侍奉过十三个皇帝。

这十三个皇帝是:后唐的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隐帝刘承祐、后蜀后主孟昶、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五代时期的皇帝,更是以昏君多、暴君多而闻名,加之王朝更迭频繁,侯益却能在这种凶险局面中独善其身,游刃有余,长保富贵。

其实侯益的“秘诀”,曾经被一个人看穿过。这个人就是后汉高祖刘知远。在五代时期皇帝中,刘知远是一个罕见的贤明之君。他胆识才干过人,看人眼光堪称目光如炬。《宋史》记载,后晋灭亡后,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一度进占汴梁。侯益立即背叛后晋投降耶律德光,被授予凤翔节度使之职。契丹退走,后汉建立后,他又立即投降后汉高祖刘知远。刘知远在他凤翔节度使的职位上又给他加了个侍中的头衔,以示荣宠之意。

后汉高祖刘知远深知侯益为人,曾经用八个字评价过侯益:“貌顺朝廷,心怀携贰”。这八个字精准概括了侯益的人生信条,也正是靠这个信条,侯益从唐朝活到宋朝,侍奉过十三个皇帝却始终富贵。侯益从未真正忠于某个皇帝,他心中占第一位的永远是他自己。新皇帝一出现,他立即投降,但对所有主子,他都是三心二意、脚踩两条船,貌似恭顺,实则心怀二志,时刻盘算着找好下家。就在侯益归降后汉期间,他又暗中归降了后蜀后主孟昶,接受了后蜀的官职任命。

因此侯益一生可以说干了一件事,背叛,或者说投降。他先后背叛了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蜀、后周六国,用牺牲廉耻道义为代价,保住了身家性命和前程富贵。《宋史》为此对侯益给予了严厉批判,斥责他反复无常,时刻心怀二志,违背忠君之道。结果侯益虽然保住了富贵前程,却落下千古骂名,也算咎由自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