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以诚,高筑黄金台,燕昭王招贤纳士终于得报家仇国恨

待人以诚,才能得人之诚,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职,战国时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燕王哙之子,曾经在韩国做人质,子之之乱平定后,由于原先的太子平被杀,遂由赵武灵王派送重兵回国即位,史称燕昭王。

燕国与齐国交战,连连失败,国力日渐衰微,老燕王愤懑去世,燕昭王在国家支离破碎之际登上王位,为了报仇雪恨,他一边谦卑恭敬对待齐国,迷惑齐国,让齐国放松警惕,一边暗中准备以厚礼重金招聘贤才,依靠他们报仇雪耻。

燕昭王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于是燕昭王就前往拜访郭隗想了请教:“齐国趁我国内乱,突然袭击,杀害我国无数子民,令燕国几乎国灭,我深知国小力弱,我又没有什么能力,难以报仇,但如果能得到有才干的人,与他们一起共同管理国家,那也许能洗雪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请先生教我怎么办。”

郭隗想了想,说:“自古以来,成就帝业的国君,通常以贤者为师,同朝共事;成就王业的国君,通常以贤者为友,同朝共事;成就霸业的国君,通常以贤者为臣,同朝共事;而亡国的国君,通常以贤者为奴仆,互不尊重,上下离心,最终不能保有国家。

因此臣下以为:折节屈尊侍奉贤者,像对待老师一样接受贤者的教导,才华高于自己百倍的贤者才会到来;先于别人去劳役,后于别人去休息,先于别人向人求教,在别人已经不求教的时候,自己还求教不止,那么,才干超过自己十倍的人才会到来;靠着几案,拄着手杖,颐指气使,指手画脚,那样只有干杂活、服苦役的人才会到来;如果对人暴虐粗野,随便发怒,任意呵斥,那么只有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犯人、奴隶才会到来。这些都是古代施行王道,招揽人才的办法。大王如果想广泛选拔国内的人才,那么一定要亲自登门拜访,礼贤下士,天下人听说大王亲自拜访贤臣,尊敬有加,那么天下的贤士们一定都会争相奔赴燕国为大王效力。”

昭王问:“那我应当拜访谁合适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郭隗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大王您如果真想招贤纳才,不妨就从我身上做起,让天下人都看到,像我这样不才的人尚且收到您如此的尊重,何况那些德才大大超过我的人呢?这样国内外的贤才就会不远千里向我国聚集了。''

燕昭王按照郭隗的主意,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选择了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请到新宫殿里去住。燕王每天都要像学生请教老师那样前去探望。昭王还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招徕天下贤士。台上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进见礼。这座高台便是著名的''黄金台''。

燕昭王闻言大喜,于是专为郭隗修建了官宅,并且尊他为师,时常向他讨教,燕昭王求贤若渴的事情传出后,不久,果然乐毅从魏国来了,邹衍从齐国来了,剧辛从赵国来了,有才干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聚集到燕国。

在众多贤臣辅助下,燕昭王悼念死去的人,安慰活着的人,同老百姓同甘共苦,厉兵秣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助下,兢兢业业地奋斗了28载,不仅国家日渐殷富,积累了相当实力,而且培养了奋发图强的民风。

正当昭王励精图治,燕国殷实富裕,欣欣向荣,士兵斗志昂扬,都乐意为国而战。燕国上下同仇敌忾,举兵伐齐的条件一天天趋于成熟。

然而,齐国国君对内不恤民力,横加赋敛;对外不断用兵,惹得诸侯不满。忍辱多年的燕昭王认为报仇雪耻的时机已到,决意举兵伐齐。

于是,昭王就任命乐毅为上将军,与楚、秦、赵、魏、韩等国合谋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往国外。燕国的军队单独追击败逃的齐军,攻下齐都临淄,把那里的宝物全部掠去,烧毁了齐国的宫殿、宗庙,完全报了之前的仇恨。

诚信是获得别人信任,得到别人友谊、帮助的重要砝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