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伪国学、假国学风行,国学现状堪忧

摘要国学热背后,隐藏的是数十年来行业价值被掏空、社会不能自治、未来飘忽不定、改革措施急功近利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在这些问题找不到对症的解决之前,指望靠复兴国学来解决问题,也许是南辕北辙。而一味追求外在效应,迎合大众趣味,只能把国学教育低俗化。这不是在复兴国学,而是伤害国学。

“国学”这个概念其实是从日本输入中国的。

日本在江户时期出现过国学派、后又出现了国粹派,以日本学问区别于中国和西方学问,以证明大和文化之独特伟大,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

19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后输入中国,20世纪初得到了邓实、胡适等人的提倡。

大抵来说,“国学”当时被理解为“中国人固有的学问”,与它含义相当的概念还有“国粹”、“国故”等。当时引进这个概念也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所以是被“逼出来”的。

“国学”一词边缘界定的

混乱与模糊

大家知道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它们适用于全天下,岂能限定于一国?

“国学”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大体来说分三种:

一、典型的理解:以儒学为中心的学问。

比如马一浮先生将国学理解为六艺之学及其延伸;章太炎先生在《国学讲演录》中从小学、经学、子学、史学、文学等五方面来概括国学;现代学者如方克立将国学理解为四部及其相关之学,更全面些。

二、把国学理解为以儒、道、释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的学问。

更宽泛些,指中国古代从先秦至明清的主要学术思想流派,包括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汉学等,以钱穆为典型。

张岱年先生则理解为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在内的“中国传统学术”,这是现代学科式理解。

三、民间最宽泛的理解,则把国学当作“中华传统文化”的同义词。

诸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气功太极、茶道饮食、戏曲舞蹈、中医科技等等,凡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统统叫做国学,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箩筐了。

总之,如今人们在使用“国学”这一概念时,采取的是各取所需的态度。

精神按摩与消费文化

国学目前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多种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大体来说有如下几种:

一是生活方式。

在物质生活条件改进的条件下,人们希望能改进生活质量,比如茶道、烹饪、养生等方面的传统生活方式近年大行其道,就是因为能让不少人觉得,这些可以使他们活得更健康长寿。这些都可以打着“国学”的旗号来进行。

二是权谋法术。

许多企业家、管理人员对国学基本上一窍不通,但热衷于国学的所谓权谋之道,他们听说历史上的鬼谷子、孙子、李世民等人如何出奇招、高招、怪招,创造了神奇的功效,纷纷欲效仿之。

其实国学中确实有极其深刻的管理智慧,只可惜很多人没耐心去学,总想“一抓就灵”。

三是消灾免祸。

人在有了钱之后,最害怕的当然是天灾人祸;而在遭遇困顿之后,最希望的当然是交上好运。于是很多人在国学中寻找法宝,希望得到庇佑、交上好运,于是风水八卦风靡一时,神道鬼道大行其道。

四是附庸风雅。

有的人并不是真的热爱国学或懂得国学,但是觉得家里放几部国学经典,身上穿一身汉服唐装,脸上养几撮黑长胡须,嘴里吐几句“之乎者也”,就算有文化、有品味了。

在一个崇尚消费的时代,国学也是人们消费的对象;在一个人心浮躁的年代,国学也被浮躁地利用了。

五是做人处世。

不少人觉得古人在做人处世方面积累了深刻的智慧,在《四书》《周易》《老子》《庄子》《坛经》以及象《菜根谭》《呻吟语》《曾国藩家书》等一类作品中,确实可以读到古人做人的智慧结晶。

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国学而更加孝亲、敬长、懂事、明理。

六是民族认同。

随着国力的增强,国人的自信心大增,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发酵。那就是要追求与西方人不同,要在中国文化优越感中寻找满足。您想想,要证明中国不比西方差,国学当然是最有用的工具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学研究也容易被民族主义所绑架。

七是文化素养。

从古至今,文史知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气功太极、饮食中医等广义的国学内容一直是中国人文化素养的一部分,从来也没有中断过,即使是“文革时期”也是如此。把国学当作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是无可厚非的,也有着强大的现实基础。

八是精神信仰。

这本来是国学中最精华的部分,可惜真正能从国学建立自身信仰的人非常少。

国学,特别是其中的儒、道、释,本来都是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的。不过其安顿人灵魂的条件也非常严格,需要接受严格的修行,需要有大德高贤的指点,需要有极大的人格毅力。

现在这方面的国学传统非常薄弱,所以也容易被江湖骗子、假和尚、伪道士钻空子。

由上可知,看一个人是不是热爱国学,不要看喊什么,要看他行的是哪方面的国学,这样才可判断是真假优劣。

民国与当下的对照

谈消费时代里的信仰缺失

民国时期的国学热,如果跟今天比起来的话,算不上是“热”了。

那时社会相对自主,不可能全民跟风学国学;再说那时是小政府、大社会,官方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力挺国学。国学热即使有的话,主要限于“一小撮”,影响力非常有限,基本上超不出知识圈子。

至于在社会上,那时中国传统文化还非常强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本来就已经非常“国学”了,跟知识分子倡导的国学也没多大关系。

更重要的是,那时的国学热(如果有的话),是由一批真正的国学大师提倡的。这些人从小家学渊源深厚,个人信仰坚定,面对欧风美雨,他们一方面以笔墨来捍卫国学的价值信念,另一方面更以自身的人格示范证明国学的永恒价值。

相比之下,我们今天是在国学传统几乎中断、国学大师几乎灭绝的情况下提倡国学的。

一方面,找不到或极难找到当初那样杰出的大师来引领风气,指导学习,自然容易被伪国学、假国学所蒙蔽;

另一方面,在传统中断数十年后,人们对国学的理解也较肤浅。

这些客观上都使得国学热在今天容易出现不健康的现象,引导难度也比较大。

在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国学如果能建立自身健康的传统,诚然可以起到安定人心的重要作用。

但是,就一个民族来说,人心的浮躁、物欲的横流,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因素,其中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行业价值没有确立、社会自组织系统没有形成、意识形态千变万化、国家未来无法确定、改革措施急功近利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现实原因。

指望靠多念几本国学书、多恢复几个古仪、多搞一些国学教育,就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是很不切实际的。

“国学热”现象折射的文化困境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江湖术士开办的国学会所、国学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中,有诸如读经班、“全校齐读弟子规”、入校时举行入泮礼、拜孔子等一系列与国学有关的行为。

对于这些现象,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

一方面,要肯定其价值。

比如让孩子们读读百家姓、千家诗、《论语》等经典,没有什么不好,我也让自己的孩子读;让中学生、大学生多读一些国学经典,我认为是有价值的,毕竟那些经典之所以不朽,正因为其中有永恒的价值。

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往往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困境中度过难关的最宝贵资源。同时,恢复一些传统的礼仪行为,让人们体会古人如何把人与人的相互尊重体现在礼仪中,如何做得好,是有价值的。

但是另一方面,要看到其中的盲区。

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古人的精神、缺乏古人的境界,盲目地追求形式,崇尚风雅,是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国学人才的。结果读经变成了和尚念经,培训变成了挣钱机器。

一味追求外在效应,迎合大众趣味,只能把国学教育低俗化。这不是在复兴国学,而是伤害国学。

从民间狂欢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张

“国学”的未来何去何从?

国学回归课堂当然是好事,包括设立国学专业,我本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对于中国来说,重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步。

大家只要研究一下犹太这个民族就知道,这个民族数千年是多么地注重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并且正是靠着对自身历史和文化坚韧不拔的信念,犹太人才一次次起死回生,重建辉煌。

像我们过去那样,把自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全盘否定、必欲除之而后快,乃是断子绝孙的做法。

但是在提倡国学的同时,也千万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荒唐地认为凡是国学思想都不能抛弃,凡是中国文化都不能批评。

甚至有的人认为国学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无往而不胜;或认为中国古代的政体是全世界最好的,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中国古代的智慧是全世界最高明的。

如此下去,将树立起一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情绪,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我认为,在提倡国学的时候,一定要有全球视野,对外来文化持高度开放、全面学习的态度,千万不能再犯清末士大夫的错误。

我时常想,国学的研究者和提倡者们,最好要能够跳出国学看国学、跳出中国看中国,才能真正摆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窘境。看不到其他文化的精华、体验不到西方文明的价值,必然容易自我陶醉、自以为是。

另一方面,对国学的内容要有分辨,不能片面提倡、盲目接受,一定要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去看国学。如果设立国学专业,最好不要一窝蜂地做,现在最稀缺的是好的、高素质的国学人才,而国学人才的培养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严格说来,国学教育的开展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几十年、几代人的事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