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尊崇的国际友人,在中国40年历两朝三皇帝,最后客死中

在我们印象中,清朝是一个闭关锁国的王朝,最后虽然有“昙花一现”的改革,但最终没能逃过被欧洲强国欺凌而衰弱灭亡的命运。其实清朝最初时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王朝,作为北方过来的民族,清朝入关后注重吸收中原的“精华”为之所用,从顺治起,清朝各个皇帝的汉学水平都很厉害。不仅学习中原的传统文化,清朝也敢于接受西洋文化。

说起清朝接受西洋文化,不得不提到一个德国人,此人就是明清两都尊崇的一个“国际友人”汤若望。他生于德国,后来学了神学。由于向往利玛窦到中国的经历,所以他从年轻时就立志成为像利玛窦那样的人。

1618年,汤若望作为22名传教士之一,以葡萄牙政府的名义开始从里斯本启程东渡,向东方大国明朝来传教。1619年,经过长途远洋航行,汤若望等人抵达了澳门,并进入中国。这些西方传教士到北京后,即刻“入乡随俗”,不仅穿汉服,还学北京话。汤若望就在此时改了中国名字。因为如果不“入乡随俗”,这批西洋传教士就完不成他们的传教任务。

1623年,汤若望向明朝进献了西方数理天算书籍,并成功预测了一次月食,受到明朝的重视。1630年,在徐光启的推荐下,汤若望进入明朝的钦天监工作,成为他正式进入大明王朝的中央机关。

在为明朝服务期间,汤若望除了向明朝推荐天文历法外,还不忘自己的主业,那就是传教。据史料记载,他把御马监太监庞天寿等人都受洗为天主教徒。1634年,他协助徐光启编纂了《崇祯历书》,还接受崇祯皇帝的指派,按照西洋的技法制造火炮。1636年,汤若望按照崇祯的要求,居然造出了20门大炮,不得不佩服汤若望的聪明之处。因为汤若望本来不是学火炮的,但他通过西方书籍介绍,就能造出大炮,足以看出此人的聪明之处。由明朝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详细介绍了西方造炮的原理及技术,这是汤若望对明朝的最大贡献。

虽然汤若望为明朝造了大炮,但依然没能挡住明朝的灭亡。但汤若望却在明朝取得了合法的传教身份。1638年,崇祯皇帝亲笔写了“钦褒天学”四个字,在各省天主教堂悬挂,成为各省推广天主教合法招牌。

明朝灭亡后,清朝入官,汤若望被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受到清朝顺治皇帝的重视,让他继续为清朝效命,编纂历法。

汤若望在清朝比在明朝更吃香,因为他运用西方的医学知识,给顺治没过门的老婆,也就是孝庄太后的侄女看好病,顺治就认了汤若望为义父。汤若望还运用西方的天文知识,预测了日食,使清朝认为汤若望比回回天文历法要先进多了,于是汤若望担任钦天监的领导。后来顺治皇帝又给汤若望加官,封他为光禄大夫,官至正一品。一个钦天监领导能达到如此高的荣誉,在清朝钦天监历任领导中,只有汤若望。

汤若望之所以得到顺治皇帝的喜欢,主要还是汤若望做了许多让顺治高兴的事。除了给皇后治病,他甚至运用西洋医学断定多尔衮不会活太久,这在当时多尔衮把持朝政下很危险,如果被多尔衮知道,就会被杀。果然不久多尔衮暴死。他还用天文让顺治即刻亲政。

顺治皇帝经常光顾汤若望的住所,有时甚至住在汤若望那里。皇帝都这样亲近汤若望,大臣们都不尊敬们吗?顺治临死时,问汤若望谁能接他当皇帝。立储是大事,但汤若望认为得过顺治这种病的人可以接任。因为汤若望知道顺治得的是天花,所以康熙顺利接任。

康熙当了皇帝后,他并不知道汤若望在他继位上说了话。所以汤若望在康熙时,中西历法之争就到了白热化程度。顺治时不敢反对一个洋人,现在换新皇帝了,那些奉行传统历法的人就可以指责汤若望了。

康熙三年时,当时天主教徒达到了十多万人,杨光先就以“聚众传教,潜谋造反”等理由,顺便还把汤若望的历法错误也带着,弹劾了汤若望。康熙最怕民间以教为旗反清,而且此事也得到了鳌拜等人的支持,于是就判了汤若望死刑,就在准备问斩的时候,京城发生了地震,孝庄太后为汤若望说请,才免了汤若望的死罪,两年后汤若望死在北京。康熙也为他平反,并立碑纪念。

汤若望的下场实际上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但清朝信天主教猛然增加,也让皇帝害怕。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