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神话的鼻祖

对于《山海经》最初的了解,是源自于学生时期课本中鲁迅的一篇《阿长与<山海经>》。原文是这样的:“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当时读到这里,便眼睛一亮,心中不免暗暗想象那些奇葩异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不信也,敬鬼神而远之。”而我自幼偏偏最喜欢听些神鬼怪谈,对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甚为着迷,鲁迅文中那些的描述自然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

后来我了解到,《山海经》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古代志异古籍,据说为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它包罗万象,不单单是神话故事集,更包括了地理、宗教、民俗等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创作者。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文物上绘制的刻制的奇珍异兽图案造型,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此。直到今天,仍有大量国内外的小说和影视剧的情节更是取材于此。比如我最近刚刚看的一部电视剧《灵魂摆渡》,剧中就曾对女娲、蚩尤、饕餮等进行了一些艺术创作。

对于山川和鸟兽,最最吸引我的自然是那些奇异的鸟兽,这部绘本版的《山海经》以介绍鸟兽为主,极大的满足了我对于它们的好奇心。收录的故事当中,有我们最最熟悉的凤凰、九尾狐、精卫、刑天、女娲等等,许多的异兽则是我从未了解过的甚至连名字都不会念。

这部绘本版的《山海经》不但装帧精美,内容更是丰富。它按照《山海经》原著的顺序,每一篇介绍一种异兽,不但注有山海经的原文,更在下面增加了白话文的翻译,生僻的兽名还有注音。让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读懂,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本书最大的亮点,还在于那些精美的手绘插图。绘者来自于美国插画年鉴的入选者陈丝雨,笔法朴实细腻,将自己对山海经的理解做了精心的艺术加工,为我们重现了这些震撼人心的山川古兽。

这本要对比鲁迅的那本要精致太多,而且也适合学生阅读,激起他们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产生更多兴趣。不妨我们也学习“长妈妈”,送给孩子的一份好礼物。

【该内容通过维权骑士士值品牌馆授权发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