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贪官臭名昭著,被300桶火药轰上天,至今受人敬仰怀念

有一句话叫做“人生如戏”,是说人的一生波澜起伏,好似戏台上的剧情一样。其实这句话并不太准确。戏台上的人物,与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有一个迥然有异的区别,戏台上的人物具有明显的“脸谱化”特征,画白脸的一定是奸臣,如严嵩,画红脸的一定是忠臣,如关羽。鼻子上画个“豆腐块”的一定是幽默或者可笑的人物。正面人物必定鼻直口方,一脸正气,反面人物必定目露凶光,奸诈狡黠。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性的表现远远要比戏台上复杂的多。戏台上那种非黑即白、非善即恶、非对即错的二分法,在现实中很少能适用。有很多人的心理与性格,都属于错综复杂、一言难尽的类型,有时像个坏人,有时像个好人,加之评判者受个人利害关系和出发点的影响,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有定论。明朝末年大臣朱大典,就是一个这样难以捉摸的人。

朱大典,浙江金华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章丘知县、兵部侍郎、福建按察使、山东巡抚、漕运总督、凤阳巡抚等要职,是明朝末年的封疆大吏。抛开其他单论才能,朱大典可谓是一个罕见的济世良才。他文武全才,不仅长于治理地方民政,且很有用兵之才。他的成名之作,就是崇祯三年平定登州孔有德之乱。

崇祯三年,驻守登莱的明朝武将孔有德,在率兵北上抗击清军途中,发动叛乱。孔有德部下都是彪悍善战的辽东边兵,战斗力极强,很短时间内,孔有德已经接连攻克山东十几座州县,叛乱不断蔓延扩大,山东全省有沦陷之虞。危难时刻,身为山东巡抚的朱大典,勇敢肩负起平叛重任。他手下缺兵少将,但他克复诸多困难,硬是靠着手头仅有的一点人马和地方民团,接连击败凶悍的叛军,最终保住山东,孔有德无法立足,落荒而逃。

然而,朱大典的品行却与他的才能极不相称。朱大典在明朝末年,是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东南纪事》对朱大典有一个十分精准的评价:“饶有才,性奇贪”。朱大典极度贪财好利,已经到了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地步,在任职期间,利用职权大肆“括取财贿”,雁过拔毛,贪墨成性,积累起巨额财富,“人拟其富且敌国”,人们认为他富可敌国,是当时臭名昭著的贪官。因为做的太过分,他屡次遭到弹劾,最终被撤职罢免,回乡闲居。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推翻明朝,随后清军大举入关,并迅速南下,兵锋逼近朱大典的家乡金华城。金华城中的豪绅富户,纷纷携带家财,外出避难。面临国破家亡之际,朱大典的表现却令人瞠目结舌。他一不跑二不降,而是倾家荡产千金散尽,招兵买马组织乡勇,自费购置火药军器,决心与清军决一死战,宁死不当亡国奴。

隆武二年三月,清军开始围攻金华,朱大典组织的金华保卫战就此打响。在众寡悬殊、外无援兵的艰苦局面下,朱大典大义凛然,日夜坚守城头,身先士卒与清军血战。在他的带领下,弹丸之地的金华城,竟然成了清军难以逾越的障碍,围攻长达三个多月,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最终才攻破金华。

朱大典眼看大势已去,决心以死殉国。他为了防止残留的火药落入清军手中,城破之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火药库,“尽出火药三百桶,堆于一所”,然后从容点燃引线,一声巨响中朱大典连同周围房舍和赶来的清军,一起被轰上了天。朱大典以死报国的情怀,从此改变了他的形象,世人对他的壮举敬佩不已,视他为舍生取义的大英雄,流芳百世。至今他的故乡还保留有“朱大典读书处”等古迹,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仰怀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