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揭秘①丨这些迹象告诉你,五千年前屈家岭社会早已形成完备墓葬礼仪

【编者按】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里曾有整猪被填埋?山西闻喜酒务头墓地里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什么样?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通报了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山西闻喜酒务头墓地、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辽宁北镇医巫闾山辽代帝陵遗址等多项重点考古进展情况。

“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已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点任务中。该项目将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目前,“考古中国”已经形成“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4个重点项目,以及新疆、西藏阿里、南亚廊道等边疆地区考古工作方案。

这些考古遗址、墓地隐藏着哪些秘密?其发掘又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记者通过现场采集,为你揭秘这些考古遗址不为人知的秘闻。 ——————————————————————

“考古中国”大揭秘①——湖北沙洋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大口缸在大中型墓中出现、独木棺在大墓中十分流行、除陶器、玉钺、石钺外还有整猪被填埋……这些“怪事儿”,都发生在湖北沙洋城河城址内。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荆门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十三组、龙垱村三组,地处汉江西岸,长湖北岸。城河及其支流分别从遗址的西、南及东侧流经,于遗址东南方位汇合。

从2012年起,城河城址的数次发掘,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从内部聚落形的角度揭示了屈家岭社会的发展。

M4出土器物 焦点一:墓地发现整猪填埋现象

发掘区南部发现瓮棺、柱洞、灰坑、灰沟以及大量灰黑土遗存,并发现整猪填埋的现象,很可能系墓地使用时期的仪式性活动遗存;北部则发现大量墓葬,已暴露墓葬235座。

“这些墓葬全部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生土。发掘区外侧的西、北方位仍有大量墓葬尚未揭露。”湖北沙洋城河城址王家塝墓地项目现场汇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说。

而几乎所有墓葬都随葬陶器,一般少则数件,多则六十余件。陶器以泥质磨光黑陶居多,常见细颈壶、豆、罐、罐形鼎、壶形鼎、杯、盂形器、器盖、盆、瓮、缸等,部分器类组合为首次发现。

除陶器外,亦有玉钺、石钺、象牙器、竹编器物、猪下颌骨、漆器以及疑似木器等遗存。在大、中型墓葬填土中,发现随葬瓮、夹砂红陶缸的现象。此外,一些墓葬的外侧存在器物坑,填埋大量陶豆、陶罐。

M195出土石钺

焦点二:首次确认同穴多“室”合葬墓

目前,考古队已对其中的112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绝大多数墓葬可见葬具,包括独木棺、方棺或其他有机物痕迹,有的独木棺直径达1.5米。

“超过70%的葬具发现率和保存完整的棺木形制,在长江中游其它墓地中较为少见。”彭小军说。

记者了解到,葬式以仰身直肢葬居多,也见少量的屈肢葬和二次葬。同时,首次确认同穴多“室”合葬墓,并发现带有“偏洞”类因素的墓葬遗存以及晚期墓葬“对接”早期墓葬的现象。

M202航拍照

M155航拍照

比如,在已发掘的M202、M112开口面积分别为17.3和22.4平方米,是全国范围内迄今发现的同时期面积较大的史前墓葬。

其中,M202是一座同穴双“室”合葬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开口长4.38米,宽3.95米,墓底距墓口2.5米。东、北侧有生土二层台。另外,这里墓壁规整、光滑,普遍可见灰白色“水界面”,局部保存明显的工具痕迹。墓底有两个平行的南北向墓室,中间以宽0.5米,高0.8米的生土梁相隔。生土梁顶部距墓口深1.7米。

此外,还发现同穴三“室”的墓葬形制。

焦点三:古DNA、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综合分析

记者了解到,联合考古队秉持“先结构,后布局”的学术思路,先后确认了城垣的年代、结构和建筑方式,明确该遗址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期的城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逐步廓清城址内外的人工水系结构和功能布局,对城内一般性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乃至与仪式性活动相关的特殊遗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揭露。

在发掘区内,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葬有7座,分别位于中部、西南、西北、东北四个位置。在每座或每两座大型墓葬周围,则分别分布数量不等的中型、次中型、小型墓葬。

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等情况来看,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化。大、中型墓葬随葬体量巨大的棺木、精美的石钺、漆器以及大量磨光黑陶、猪下颌骨等遗物。小型墓葬规模较小,葬具的使用率低,仅随葬数件陶器。

发掘工作秉承多学科合作的思路,全面收集墓葬填土、葬具的填埋和倒塌信息,为理解和分析墓葬的堆积系络过程提供证据。同时,系统采集各类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积极开展体质人类学、古DNA、动物考古、植物考古、陶器成分、石器微痕、漆器成分等综合分析,为全面研究当时的葬仪、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支持。

M60独木棺痕迹

焦点四:屈家岭文化扩张的背后

城河城址的数次发掘,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建筑、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从内部聚落形态的角度揭示了屈家岭社会的发展。而王家塝墓地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缺乏史前大型墓发现的空白,对重新审视屈家岭文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

彭小军介绍,城河遗址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这些墓葬棺具明确、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与同时期海岱地区和长江下游的史前社会达到了同样的社会发展程度。

对屈家岭社会发展程度的新认识,也为观察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强势北上和西进提供了新的基点。本次发掘墓葬中的直壁圈足杯在庙底沟类型末期到仰韶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期和良渚文化中均有发现,是屈家岭文化扩张的典型例证。

大口缸在大中型墓的出现,独木棺在大墓中的流行,以及钺在大墓中的显著地位,则表明屈家岭文化社会上层广泛参与了周边地区的深入交流。由此可见,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屈家岭文化在自身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区域间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城河墓地的发现是屈家岭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弥补了江汉之间这一重要地区文明演进历程探索的薄弱环节,并将有力推动对该地区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深入认识。

M187出土完整独木棺痕迹

【发掘过程】

●遗址最初发现于1983年,当时被命名为“草家湾遗址”。

●2006年10月,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将遗址更名为“城河遗址”。

●2012年11月,为探索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尤其是中等规模城址的聚落特征和社会结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沙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城河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

●2013年9月至2018年1月分别进行了系统勘探和第二~五次发掘。在初步廓清城内聚落特征和功能属性之后,联合考古队启动了墓葬区的探索工作。

●2017年11月,联合考古队在北城垣外侧200米左右的王家塝地点进行勘探,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墓葬。

●2018年3月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古队对王家塝墓地进行了全面布方发掘。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