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陵墓中出土一个玉卮,它在制作上有一个难点,让它成为珍宝

古代的酒具,想必读者们应该都见过,它们大多数都用青铜或者金银玉器制作,而今天小编要给您说的这件酒具可不一般,其中最特殊的就在于它的制造工艺,堪称是“千古一绝”。它到底是什么样罕见的酒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有必要先给您说说是它是怎么来,因为只有知道出处,才能知道它的“厉害”。1983年的6月,在一个酷热难耐的下午,广东省某施工单位正在象岗山施工,准备修建一处宿舍公寓。而就在开挖地基的时候,意外的掘出来一块偌大的青石板,揭开石板,一个洞口便赫然的出现在工人们眼前,面对洞内吹出阴风。当时,有工人是说这是战争时期的防空洞,或者是军火库,但经过考古专家勘察发现,这是一处西汉时期的古墓,而且墓葬的等级还不低!

在后期的发掘中,根据墓室内的两枚大印(“文帝行玺金印”和“赵眜”)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南越国第二代君王赵眜。南越国是当时和中原西汉帝国对立的一个南方政权,建立于公元前204年建立(比西汉还早2年),但在公元前112年就被汉武帝刘彻给灭了。

在“南越王墓”中,考古专家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和金银器,其中还有一件器具甚是稀奇,因为在之前从未发现过,正如图片中您看到这样。而且它还是在最后的一个犄角旮旯里发现的,因为它当时被泥土糊得严严实实,完全无法察觉,要不是考古工作人员心细,多翻看了几下泥快,恐怕我们今天就没机会见到它了。经过简单的清理,初看它像个“杯子”,而且还是玉的,之后又经过了多日的研究,才发现它奇特“秘密”!

它叫做“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具,经过测量,高14厘米,口径8.6厘米,大小和我们的喝啤酒的杯子差不多,看来古人饮酒也是海量啊!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司马迁也提到过“卮”,他说:“(汉)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意思是刘邦端着玉卮酒杯,向他的父亲敬酒。所以可见,“卮”还是个皇家用的高档的酒具,因此它出现在“南越王墓”中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这件“卮”有什么奇特之处呢?

如果读者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并不完全像《史记》中说的“玉卮”,准确的说应该是“铜框镶玉卮”,所以估计比刘邦用的还要好一些!因为铜框镶玉卮的制作工艺要求更高,而且视觉效果也更好。经过专家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铜框镶玉卮是这样制作的:

先是用青铜一体成型,铸造出铜框,并刻上菱纹和云鸟纹,然后对铜框进行鎏金的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的“上档次”。然后就是重点,工匠再将玉片镶嵌入铜框中,并且外勾纹与框纹呼应,内平素与框边衔接。另外,在铜和玉的衔接处,专家发现是用铆钉联系在一起的。以保证衔接处没有丝毫的缝隙,而这也就是核心工艺的体现,要不然渗了皇帝一手酒,那岂不是想掉脑袋。

专家曾对这件铜框镶玉卮进行试验,结果也让人震惊,因为它依然还丝毫不会渗水,要知道这都已经过去2000多年了。可见汉代制作的工艺精度之高,也许我们的现代工艺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此,这样的铜框镶玉卮,绝对是非常罕见的文物!

现在的“南越王墓”已经成了一座博物馆——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通过这座博物馆,我们也得以更深入的了解南越国的历史和文化。另外,这件罕见的铜框镶玉卮,也不仅仅再是一件酒具,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工艺和技法的代表,也更是当时手工业繁荣兴盛的“晴雨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