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斩首分时刻:一种可以让人做鬼,还有一种连鬼都没得做

在有宫廷背景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类经典场景:某些臣子因为犯颜直谏或者犯了什么滔天大罪惹怒了皇帝,就会立刻被拥上来的侍卫们押下去,要到午门问斩。大臣们或是吓得屁滚尿流,或是威武不屈,挺直着身体被拖出去。

那么,这类场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难道砍脑袋非得到午门去吗?

如今,人们去故宫很轻易就能看到午门。作为故宫正门,它是从汉代的门阙发展而来,形制上又有些与唐代大明宫和宋朝宫殿的宫门有相似之处。午门建于明朝,在清朝又经过了两次大修,所以,至今看起来仍旧非常威武,也有着历史的沧桑感。

在平面上,它是一个凹字形,午门一共有五座城门,中间的为皇帝专用。当然,皇帝大婚时,皇后也可以乘坐花轿从这道门中穿过。除此之外,科考的前三甲通过了殿试后,也能从这道门经过。西边的供王公贵族们出行,东边的自然是文武百官的天下。还有两道掖门,专门在典礼仪式等重大活动时才开启。

整座建筑左右对称,高低有致,看起来就像是展翅欲飞的朱雀,所以,这里又被称为五凤楼。每到重大节日,这里都会成为皇家仪仗队的陈设处,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午门还设有钟鼓,什么时候敲击,该敲钟还是该击鼓,这些都是有一套明确的制度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不能乱来。清代的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每年腊月初一,次年的历书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典礼;每一次在战争中取得重要胜利,凯旋的军队也都要在这里向皇帝奉献战俘。午门举行过的典礼不胜其数,但是,从来举行过“砍头”的仪式。虽然说,这里没人被砍过头,但倒是有不少人是在这里死去的,因为,这里举行过打板子的廷杖之刑。

明代,如果有大臣因为什么事情惹到了皇帝,那么,他就会被人拖到这里,扒掉裤子打屁股。这时候的打屁股可不像家长管教小孩子时那么随便,而是动真格的。行刑的时候,被打的人肩膀以下都要被捆住,动弹不得。双脚也要被绳索绑住,由壮汉们站在四边拉扯拖拽,只有腿和屁股露在外面,供人打板子。

行刑的人有好几拨,还有人在旁边监督。下手的人手都非常重,一点都不敢放水,所以,在午门因为打屁股而死的人真不在少数。例如:公元1519年,在被施以廷杖的一百四十多人中,有十一个当场毙命。五年后,在一百多被打屁股的人中,有十七人被当场打死。另外,没有死的人中不少也是落下了残疾。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确实死了很多人,这才有“午门问斩”这一个想象场景的出现吧。

到了清朝,廷杖是没了,可是,午门仍旧承担着行刑场的责任,这次的刑罚是受申饬,也就是被训斥、责骂。明代的时候还要受皮肉之苦,清代只需要被骂骂就可以了,虽然,丢面子,伤尊严,但是,比起打板子,还是更加人道了的。

斩首和午门并没有什么联系,那么,民间为什么会把这个屎盆子扣在午门身上呢?

可能是因为午门作为大门的威严感,也可能是因为其作为禁宫建筑的强大气场,还有可能是因为明代的廷杖制度。在古代,皇权一直是至高无上的,而皇帝所住的地方则是国家内部最为神圣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地方必定是不能为普通人熟知的,甚至,普通人一生都没有机会被允许在这个地方逗留。所以,一些有关于宫廷的故事便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以至于,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往往多了很多传奇演义的成分。

午门斩首的情节是在明代以后才渐渐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大概在明中叶以后,大量的传奇故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书生们什么都敢写,更离奇的情节也不是没有,五门问斩这样情节也就不足为奇了。延续到今天,很多人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皇帝下令处死某人,就一定是在午门。实际上,砍头是一件极为讲究的刑罚,必须要选在阳气极重的地方才能进行。

午门不是普通的地方,人烟稀少,哪有菜市口人多?所以,砍头这种事一般都选在菜市口,在众人的围观下进行,例如“六君子血洒菜市口”等证据。那时候上也有讲究,最好选在午时,这也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能最大程度地消解阴气。旧小说就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是让其“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那么,为什么非要选在“午时三刻”呢?其实,在别的时刻也有斩首,但唯独“三刻”最狠。

宋代以后,使用的是时刻制,并采用“时辰+初正+刻数”格式,比如“酉正三刻”。其实,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可见,午门问斩纯属瞎掰,但是,午时问斩却是八九不离十的。

参考资料:

『《午门斩首是真的吗?》、《古代行刑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