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紫禁城的片断

天安门颁诏

天安门是皇帝颁诏于天下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的重大诏书,如登基诏书,要在天安门庄严地颁发下去。

每一位新登上宝座的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仪式的同时,隆重发布即位诏书。文武百官先在太和殿前跪听诏书颁布,之后,出宫来到天安门前,站立在金水桥南北。诏书被仪卫官托在云盘上,从官举着黄盖,护送云盘出午门。午门外事先已停放着龙亭,仪仗人员也候命在此。诏书被安放在龙亭里,龙亭的外观和大小相当于一乘轿子。銮仪卫校尉抬着龙亭,在宫廷演乐机构和声署的奏乐引导下,随着皇宫御仗,出午门、端门,然后沿着天安门北面的阶梯送上天安门城楼。

宣诏官在天安门上庄重地宣读诏书,金水桥南北的百官再次恭听诏书。之后诏书被放置在礼器中,沿着天安门上堞口正中,徐徐地降下。明代盛放诏书的礼器是一个精制的木椟,清代皇帝的诏书是用一只金凤衔着,金凤高二尺一寸五分,立在宽三尺四寸的镀金云朵之上。盛着皇帝诏书的木椟或金凤都系以绳索,从天安门城楼上徐徐降落,象征皇帝的诏令从此颁行海内。诏书由礼部官员恭敬地接下,仍放在龙亭里,然后恭敬地送到礼部,刻版印制,颁行到各省。

天安门,明朝叫做承天门,这座门在清朝初年之所以改称为天安门,有一则轶闻,据说李自成攻进京城时,在承天门前弯弓搭箭射向承天门匾额上的“天”字,可惜没有射中。其下属以宽慰他的口气说:“有天命者任自为。”意思是李闯王是有天命的,不必在乎这一箭准不准。李自成却误听了他的意思,以为是在说他没有天命,勃然大怒,要杀了这可恶的下属,之后还是被人劝解开了。清统治者入京后可能听说了这则轶闻,故而将“承天”改为“天安”。

百姓听谕

明朝每月一日的早晨,全国百姓的代表——京师大兴、宛平两县选出的有德行、有威望老人,要赶往承天门,聆听皇帝对他们发布的谕旨。届时,京师地方长官顺天府尹率大、宛二县知县,从宫中领出谕旨。谕旨由顺天府的另一名重要官员手捧着,走在最前面,两县耆老站在承天门前的金水桥南迎候。京师地方官将皇帝的谕旨传宣给耆老们。每次的谕旨都很简单,只有两句白话。例如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二月:“说与百姓每,春气发生,都要宜时栽种桑枣。”正德十四年十二月:“说与百姓每,遵守法度,不许为非。”这种谕旨除了正月一日以外,每月都要发布,以家人父子的口气,春夏秋提示民众注意农时,不误耕种;冬季提示民众防灾守法。

有意思的是,明朝皇帝不论勤政的还是怠惰的,每月朔日都要发布这种白话谕旨,基本不误。连多年都懒得上朝听政的嘉靖、万历皇帝也要叮嘱民众勤于耕种,例如嘉靖三十三年四月发布:“说与百姓每,用心耕耘,毋荒。”

午门受俘

午门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皇帝登上午门主持的宏大仪式,只有一项,那就是凯旋受俘礼。受俘礼是最能显扬朝廷声威的一项典礼,并不是每位皇帝都能遇上。中国历代王朝的受俘礼都安排在皇宫的正南门举行,仪仗庞大。明清也是同样。从午门到天安门外布满了皇帝的仪仗,包括法驾卤簿、丹陛卤簿、丹墀卤簿、仗马、步辇五辂宝象、乐队。皇帝身著龙衮,从宫中登辇而出,午门上钟声长鸣。

战俘即敌方的首领,先被押往太庙献祭。皇帝登上午门受俘时,乐队乐声大作。俘囚被白丝带系住脖颈,匍伏在地。礼官和兵部官按照礼仪程序,向皇帝进献俘囚。由皇帝决定对俘囚的处置。在明代,皇帝一声:“拿去。”站在皇帝最近处的两位勋臣高声接传皇帝的这句话,然后是四位大臣高声接传:“拿去!”依次是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接传,最后是将军三百六十人齐声高喊:“拿去!”声音轰如雷鸣,响彻云霄。明朝的献俘礼虽然威严浩大,但是实现这种壮观场面的机会极少。清代皇帝的受俘仪式显得平易一些:皇帝在午门上听完兵部官员的奏报、看到俘囚像等待宰杀的牲畜一样匍匐在地,发出的指示惯常都是:“所献俘交刑部。”有时看到俘囚愚蠢可怜,便当场赦免。

康熙、雍正皇帝都曾登临午门举行受俘礼,乾隆皇帝四次登上午门受俘,并写下受俘诗保存在午门楼上。

状元出宫

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考场设在皇宫,称之为殿试。士子们少则十年寒窗,多则付出大半生的精力,奔波于科举的道路上。各省的士子在本省中了举人之后,再前往京师参加第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会试考中者只有一、二百人,被称为贡士,实际上他们已经获得了进士资格,但要被确认为进士,需要皇帝亲自赐予,所以贡士们紧接着参加皇帝作为主考的殿试。

皇帝殿试进士的时节,恰是阳春三月。试后宣布结果,称为传胪。传胪的那一天,荣登第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在礼官的赞导下,向皇帝谢恩之后,迎着温煦的春风,得意地走出皇宫。礼官抬着榜亭,状元等三人紧随其后,荣耀地穿过午门的正中门洞。从午门的中门洞出宫这样一种殊荣,亲王和宰相都无缘获得,所以走在午门的中央门洞时,状元等三人的脸上一定焕发着从未有过的红光。

状元等人走出午门、端门、天安门后,向东走到东长安门(今南池子路子)外,京师顺天府早已搭设彩棚等候。状元等人在这里簪花、披彩、游街,然后分别前往各自的会馆(各省在京民间人士开办的馆舍),出席那里为他们举行的酒会。次日还要和所有的新科进士一起出席礼部的盛宴,史称琼林宴。

午门前的百官

午门外,每天或每隔数天凌晨的五更时分,参加上朝的文武官员都已经到达这里,等候上朝。每月五日,王公、将军以及各部非主管官员,也要身著朝服,等候参加太和殿每月一次的朝见。如果皇帝当日不临朝,百官也要按时等在此地候旨,这叫做午门站班。宫中举行盛大典礼时,文武高级官员入宫行礼,在京的中下级官员则在午门前行礼。午门前也是百官候旨、听宣、领取皇帝恩赐的物品以及望阙谢恩的地方。

明朝午门前经常摆设筵席,每到节令如立春、端午、腊八等日子,皇帝例行赐百官节令食物。清代皇帝虽然也经常赐给百官食物,但不在午门前举行。明朝其他类型的宴会,也常选在午门前举行,清朝则是在宫中的重要宫殿举行。

午门刑仗和会审

午门前广场,在明代曾经是皇帝对触怒他的大臣施威的地方。就是说,这里便是仗刑的行刑地。民间说书人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和段落情节,完全是以讹传讹,夸大了皇权的专制程度。古代军中,将军对于下属确实有“推出辕门斩首”的权力,但是古代皇帝要处置某一位犯了重罪的大臣,是不能简单地下令“推出午门斩首”的,要经过刑法机构严格的审讯,才能定罪。即使皇帝当场下令置某臣于死罪,也不会立即拖到午门外砍头。否则这座皇宫的正门下面,岂不成了散发着血腥和尸臭的收尸场了吗?这不是一个有着相当文明程度的国家允许发生的事情。但是,明王朝的一种丑陋的刑罚多次在这里实施,那就是前面说到的杖刑。被皇帝下令施以杖刑的大臣,除了当庭施杖外,大多拉到午门外施刑。由于杖刑是一种酷刑,加之施杖的轻重掌握在宦官手里,因此明王朝前后有数十名大臣在杖刑下当场丧命或者重伤后不日死亡。一些势焰熏天的宦官如刘瑾、魏忠贤也打着皇帝的名义,对揭露他们恶行的大臣回报以杖刑。

廷杖的行刑地点,就在午门中央甬道的东侧,受刑的官员被换上囚服,两臂反绑,被四名锦衣卫士卒用布兜着,面朝下。一百名手执棍杖的锦衣卫士卒列队站立,听候监刑的太监和锦衣卫首领的指令。接到“着实打”、“用心打”的命令,数名锦衣卫士卒依次上前击打,一人五杖。击杖的同时高声喝叫以助威,一旁的士卒也同声唱和,震天撼地。杖毕,受刑人已是皮开肉绽,而且大多处于昏死状态。兜布的锦衣卫士将其扔掷于地。

明朝和清朝初期,一些朝廷与官场的重大案件,皇帝特命在午门会审。例如成化年间的官员受贿案、弘治年间的科举舞弊案(唐寅等人欲得高第夤缘主考)、正德年间大宦官刘瑾罪案、康熙年间的陈汝弼受贿案,都在午门展开卷宗浩繁、人员众多、激烈而耗时的审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