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易散琉璃脆 ——谈《红楼梦》里的玻璃器

作者简介:张德斌,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中国证券报编委。潜心研读古典诗词多年。《红楼梦》初学者。

玻璃不会说话,却讲述着最动听的故事。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玻璃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谁更懂得它,谁就能打开更多的秘密。《红楼梦》(本文所引用《红楼梦》,均指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全书120回,提及玻璃26处,涉及玻璃器15种23件。深入探究这些玻璃器的价值及其寓意,对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的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清代早期玻璃器及其价值

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玻璃是一种极为寻常的物品,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梳妆打扮离不开玻璃镜子;吃饭有玻璃餐具;住宅有玻璃窗、玻璃门;汽车上有车窗玻璃、风挡玻璃;人们戴的眼镜,镜片是玻璃;大家24小时离不开的手机,显示屏是玻璃……

但是,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活的清朝早期,即康熙末年至乾隆中期(公元1715-1763年)这个时期,玻璃器在中国还是十分稀罕的物品。这要从玻璃的起源和历史说起。

玻璃作为人工制造的材料,最早是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于西亚或埃及被发明出来的。根据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我国最早的玻璃出现在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上镶嵌的玻璃块,河南辉县琉璃阁发现的吴王夫差剑上镶嵌的玻璃块,以及河南固始侯古堆1号墓出土的镶嵌彩色玻璃珠(也称“蜻蜓眼”)。这些玻璃制品很可能来自域外。随后在战国中晚期,出现了我国本土制造的玻璃制品。

然而,在此后长达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玻璃制造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明代玻璃工艺水平甚至比宋元时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1401年蒙古军队攻下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破坏了伊斯兰玻璃制造中心,代表当时世界玻璃制造业最高水平的伊斯兰玻璃从此一蹶不振。而且,由于明代为防止倭寇入侵而实施海禁,使得进口到我国的西方玻璃器的数量明显下降。这些,都让高质量的玻璃器身价倍增。据明代张燮《东西洋考》记载,万历三十三年(1604年)荷兰商船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福建税监宦官高寀的亲信周之范行贿,贿赂的财物中就有玻璃器。

清雍正蓝色玻璃铜镂空凤纹罐

通高39.5cm,口径13.5cm,底径17.8cm

故宫博物院藏

进入清代以后,上述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欧洲威尼斯玻璃在15-17世纪发展到顶峰,随着康熙皇帝废除海禁,越来越多的欧洲玻璃被销到中国。另一方面,清代以康熙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喜爱玻璃器,集中了博山、广州制作玻璃的能工巧匠,建立了清宫玻璃厂,在外国传教士的指导下,不惜工本,生产出一批融合中西艺术的玻璃精品。清代玻璃器现在已经在国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世界玻璃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能够使用或摆设玻璃器具,是一个家族地位显赫、财富充足的象征。

了解了这样一个背景,再来看《红楼梦》里的玻璃器,就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些不同的意味。

二、玻璃(上台下皿)里见豪奢

首先在《红楼梦》里亮相的玻璃器是一个“玻璃(上台下皿)”,见原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清乾隆黄套绿玻璃瓜叶式盒

高4.7cm,口径7.6cm×6.2cm

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林黛玉初入贾府,首先拜见了贾府地位最尊的人物——贾母,同时也见到了伺候在贾母身边的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以及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等内眷;然后林黛玉在邢夫人的带领下去拜见荣国府名义上的二号人物——贾母的长子、林黛玉的大舅舅贾赦;最后从贾赦处辞了出来,去拜见二舅舅贾政。且看书中怎样写来: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上台下皿)。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清乾隆浅黄色玻璃马蹄式瓶

因其形似双陆棋子,又被称为“双陆马瓶”

高12.2cm,口径2.2cm,底径5.5cm

故宫博物院藏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明确交代了三件事:其一,这里是“正经正内室”;其二,这里悬挂着皇帝亲笔书写的匾额;其三,这里摆着一个玻璃(上台下皿)。

朱家溍先生在《红楼梦作者对建筑物描写中的真事和假语》一文中,对荣禧堂大案上的三件陈设专门作过点评。他说,“青绿古铜鼎”是指有绿绣的古铜鼎,这是清代乾隆时期宫中陈设档上常见的名称。“金蜼彝”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铜镀金陈设品,制造设计与景泰蓝相类。玻璃(上台下皿)就是玻璃大海碗,是地道的西洋货。这种一洋、一近、一古的陈设法,是清代富贵旗人家中的特点。在讲究金石书画的士大夫宅第中,古铜鼎可以陈设,不过左右不摆铜镀金器和洋货,因为这两种陈设品“极其昂贵”,并且讲究金石书画的士大夫家即使有钱宁愿多买古器物,也不要这类陈设。

朱家溍先生的这番话有两重含义,一是玻璃(上台下皿)“非常昂贵”,二是贾府并非“讲究金石书画的士大夫家”。如果说皇帝亲笔御书的匾额给贾府贴上了地位显赫的标签,代表着“贵”,那么玻璃(上台下皿)则意味着贾府非同一般的豪奢,彰显着“富”。“富贵双全”,正是贾府在《红楼梦》故事之初给外人留下的突出印象。至于说贾府并非“讲究金石书画的士大夫家”,这与贾府的发家史也是十分吻合的。贾府最早是以军功起家,后世难免受此影响。贾代化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都是武职。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贾赦对贾环的诗作有过一番点评。他是这样说的:“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还说,“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这等口吻,确实也与“讲究金石书画的士大夫家”相去甚远。

三、透过玻璃窗看李纨

在《红楼梦》整个故事中,李纨是一个比较独特的人物。她本系“金陵名宦之女”,她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范畴,而且“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但是,“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更为不幸的是,李纨嫁给贾宝玉之兄贾珠不久,即青春丧偶,所以“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一些读者根据书里的这些介绍,再结合李纨在贾母、王夫人等长辈面前谨小慎微的表现,就武断地认为李纨在贾府的地位不高、处境艰难。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从经济上看,李纨在贾府享受着相当高的待遇。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借王熙凤的话说得很明白——

……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

对于王熙凤算的这笔账,李纨并未予以否认,但是由于王熙凤算账的目的是为了让李纨掏钱,所以李纨立刻老实不客气地予以回敬。从她这番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她一个“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的青年寡妇,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的真实地位——

李纨笑道:“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

这番话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其口气之居高临下、用词之猛烈锋利,绝非贾府其他同辈女眷可比。而素来不肯让人的王熙凤,受了李纨这通笑骂之后,却只有陪笑自嘲的份儿。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第四十九回),更为重要的则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长子长媳的地位是不可侵犯的。正如后来贾赦家产已被抄没,贾赦本人被处以流刑,贾赦之妻邢夫人不得已寄居在贾政的宅子里,但是在办理贾母丧事的问题上,还是邢夫人说了算,“况且老太太的事原是长房作主,贾赦虽不在家,贾政又是拘泥的人,有件事便说请大奶奶的主意。”(第一百十回)而由于邢夫人“死拿住不放松”,原本八面玲珑的凤姐,简直毫无办法可想,用李纨的话说就是“可怜凤丫头闹了几年,不想在老太太的事上,只怕保不住脸了。”后来王熙凤果然被邢夫人制得口吐鲜血,最终一病而亡。封建宗法制度下长子长媳的力量之可怕,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李纨作为贾政长媳的特殊地位,作者早在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就已经向读者作过明示,文中写道:

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儿劳叨了一会,便往凤姐儿处来。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

据笔者统计,《红楼梦》全书提及“窗”字计181处,其中写明“玻璃窗”的只有两处,一处就是上述李纨的住处,另一处则是贾宝玉的住处:

到了次日一早,宝玉因心里记挂着这事,一夜没好生得睡,天亮了就爬起来。掀开帐子一看,虽门窗尚掩,只见窗上光辉夺目,心内早踌躇起来,埋怨定是晴了,日光已出。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当时玻璃窗多不多,普及不普及?《红楼梦》文本自身给出了答案。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葫芦庙的窗户上没有玻璃。

说着,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像一洗皆尽。(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为元妃省亲而新修建的大观园茆堂,窗户上也没有玻璃。

(黛玉)正要朦胧睡去,听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儿的声儿,啾啾唧唧,叫个不住。那窗上的纸,隔着屉子,渐渐的透进清光来。……紫鹃道:“姑娘,你还没睡着么?又咳嗽起来了,想是着了风了。这会儿窗户纸发清了,也待好亮起来了。歇歇儿罢,养养神,别尽着想长想短的了。”(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黛玉看了,不胜伤感。……正说着,忽听得唿喇喇一片风声,吹了好些落叶,打在窗纸上。(第八十七回“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红楼梦》“女一号”林黛玉的住处,窗户上也没有玻璃。

话说薛蝌正在狐疑……只听见窗纸上微微一响。……听见窗纸微响,细看时,又无动静,自己反倒疑心起来,掩了怀,坐在灯前,呆呆的细想;又把那果子拿了一块,翻来覆去的细看。猛回头,看见窗上纸湿了一块,走过来觑着眼看时,冷不防外面往里一吹,把薛蝌唬了一大跳。(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就连号称“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窗户上也没有玻璃。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玻璃窗户”里的李纨,是不是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

当然了,玻璃虽珍贵,却是易碎品。早在曹雪芹出生之前约1000年,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在《简简吟》中写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玻璃在唐代也称“琉璃”,白居易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深深感慨。这不正是《红楼梦》故事的最真切写照吗?

注:

1、文中3张图片均来自《沈从文说文物·器物篇》(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5月第1版)。

2、(上台下皿),字库里没有,特附上该字图片——

参考文献:

1、安家瑶《玻璃器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2、沈从文《沈从文说文物·器物篇》,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5月第1版。

3、朱家溍《故宫退食录》,故宫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4、张燮《东西洋考》,中华书局,2000年1月第1版。

芹梦轩

传记文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