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是否有资格继承皇位?说别的都没有用,他靠这次胜利证明自己

(蒙古电影《阿努哈屯》)

青海大捷的奏报传到京城前,雍正曾因清明节亲往遵化康熙景陵祭奠,就在他祭陵时,隆科多奏称诸王变心,要他多加提防。这使雍正更加认定要想一劳永逸,就必须与允禩展开面对面的决斗,但此时距他继位一年半还不到,威信还没有能够完全树立起来,特别是青海平叛尚未取得完全胜利,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贸然举动都可能激起事端并引发政局动荡,为此,他只能牢记当年皇父训诫他的话,继续“戒急用忍”。与此同时,除了祭陵,雍正不敢轻离京城一步,就怕允禩党突然发动政变,到时自己不在京城,无法迅速予以弹压。也就从这一年起,他开始派皇子出口行围,代替他训练讲武,以示他本人虽然不能参加秋狝,但并不是这件事不重要或他不重视。

祭陵之后的第三天,青海大捷的奏报终于送至御前。犹如拿到定海神针一般,雍正的所有困惑和焦虑瞬间烟消云散,随后他便遣官祭告天地、社稷、父亲康熙的景陵,乃至爷爷顺治和祖奶奶孝庄文皇后的陵园。

文武百官都异口同声地称颂皇上,但雍正始终强调功在先帝,当他在朝中受百官朝贺,追念康熙所遗留的业绩时,忍不住“悲哀不止”。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

康熙生前就重用年羹尧、岳钟琪,又千方百计地分化青海地方势力,这些都为青海平叛打下了基础,但最重要的还是力排众议地选择雍正做为继承人。因为在此之前,只有允禵曾在西北建立功业,并为世人所称颂,直至朝野上下都纷纷传说康熙要将帝位传授给允禵,康熙选择雍正,也就等于相信他不仅可以治理好内政,也同样有能力稳固边疆。

康熙的选择对不对,要用事实来证明。青海平叛的结果让雍正如释重负,此次平叛成功,不仅解决了青海蒙古人的问题,间接稳定了西藏,而且对新疆的准噶尔部也形成了可攻可守的有利势态。它足以证明,康熙选对了继承人,他雍正克尽子职,完成遗志,没有辜负先皇当初的期望和托付。

归功先皇,主要是为了彰显自己继承大统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雍正并没有忘记参加青海战役的有功将士,他封年羹尧为一等公,岳钟琪为三等公。在年羹尧的奏折上,他的朱批更是令人吃惊,竟然说青海功成,年羹尧就是他的恩人!

所谓朱批,就是用毛笔蘸朱砂写字,这是皇帝的一项特权,其他人一概都只能用墨笔。朱批中的雍正往往表现得特别真性情,实际上,青海战役胜利后,不但年羹尧,就是其他在此役中出生入死的兵将,也均在朱批中被雍正奉为恩人:“自你(年羹尧)以下以至兵将,凡实心用力效命者,皆朕之恩人也!”

(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

权斗场上,时机把握非常关键,轻举妄动和犹豫不决都是致命伤。之前雍正对他的最大政敌允禩一直隐忍不发,就算数落允禩的不是,或借故敲打,也只是就事论事。比如有一次他讲到丧葬不可过奢时,便曾批评允禩在母丧期间“伪孝矫情”,不过那也不是说允禩一个人,只是拿他举例罢了。

青海捷报到来之后则情形大变。此次胜利不仅稳定了新政权,而且提高了雍正的威望,他自己也认为,经此一役,“谁不诵朕之福,畏朕之威”。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雍正大传:朕,就是这样汉子》)

实体书《雍正大传:朕,就是这样汉子》已出版上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