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施工放炮时发现一古墓,考古家清理文物时揭开墓主神奇身份

1968年5月初,河北省满城县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解放军某部正在这里进行一项施工工程。这天中午,一群士兵在距离山顶30米、一个朝东的地带打了一个炮眼。当所有的士兵都撤到安全距离后,一位班长按下了引爆纽。

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爆炸声过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崩下来多少石头,只有很少的石头飞到空中。

看到这个景象,班长和一个战士一前一后走向爆破点,炮眼处有一些乱糟糟的碎石,浓烟弥漫,看不太清楚里面的样子。班长走在前面,他示意战土卧倒,自己慢慢走进爆破点。战士看着班长一步步前行,突然间,班长的双腿一软,半截身子沉入地面,瞬间班长的身体就随着碎石渣消失不见。

战士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只见一个漆黑的洞口出现在他的眼前战士大喊班长,下面没有回音。在外围等候消息的官兵看到出现异常情况,全都飞奔到洞口。施工部队的团长也急忙从附近的工地跑过来,他下达了命令:“救人要紧,立刻派人下去看看。”

救人的绳索很快固定好,两个士兵顺着绳子先后滑到洞底,他们找到了已经昏迷的班长,将他用绳子拴好,送回地面。

不久,一个土兵在洞底向团长大声报告,说是在里面发现一座古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听说后,立刻赶赴现场。果然看到因解放军爆破而被发现的古墓的北耳室。

考古工作者把这座墓起名为“满城汉墓1号墓”。随着勘查清理工作的逐步深入,1号墓的整体形制也渐渐清晰。墓室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六部分组成,犹如一个古”字。

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许多铜器都刻有“中山内府”字样的铭文。要知道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中山国,一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鲜虞中山国,另一个是西汉时期的中山国。

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的文字是属于金文的,而古墓中出土的铜盆上的文字接近汉隶;另外,从墓里出土的铜器也和战国中山国的出土文物完全不一样,属于西汉风格,所以郑绍宗等人确定这座墓室西汉时期的中山,而不是战国时期的中山。

在西汉,只有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在中山国境内,当然就是中山王。中山国作为诸侯国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共有十位王执政。虽然初步认定这是西汉一位中山王的墓葬,但究竟会是十位王中的哪一个呢?

1968年6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所和解放军工程兵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正式开始了对汉墓的发掘清理。大队发掘人马进驻现场后,发现在岩石中开凿如此巨大的墓室,即使用现代的机械化施工方法,100个人也得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以当时中山国的国力来推算,开凿这样的墓室人数最少也在万人以上,用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许多工程兵听到这个结论都目瞪口呆,这要耗费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啊!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考古工作者终于发现了能证明这位中山王身份的器物,一件颈部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字样的青铜酒器出现在专家们的面前。

汉武帝以前,中国的帝王没有年号,在位的时间只以数计算。“卅四”也就是在位的年数。在中山国十位王中,只有第一代王刘胜的在位时间最长,有42年之久,其余的均不到30年,因此确定这座墓室的主人就是中山国第一代王刘胜。

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庶子,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封刘胜为第一代中山王。据史书记载,刘胜“乐酒好内”。北耳室出土的十几个大酒缸成了刘胜“乐酒”的最好佐证。经估算,这些酒缸总共可储存几千斤酒。看来,刘胜不仅乐酒,而且很可能还是海量。

至此,墓主的身份终于真相大白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