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解救大唐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西北劲旅, 为什么最后反叛唐朝?

众所周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是大唐王朝最辉煌的时代,国家不但富而且强,很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统治的基础上,唐玄宗更是把掌控西域作为一件比较重要的大事来抓,所以,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成为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并在玄宗时期得到进一步加强。可惜好景不长,伴随着唐玄宗的不断膨胀,繁华光鲜的大唐突然被安禄山、史思明搅得天昏地暗。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 ,骤然爆发的安史之乱,使唐玄宗李隆基顿时乱了阵脚。第二年六月 ,随着高仙芝、封常清的被杀,以及哥舒翰的被迫投敌,驻防潼关的河西、陇右兵马全线覆没 ,拱卫京师长安的最后防线瞬间崩溃,灰头土脸的唐玄宗仓皇带着杨玉环等逃出长安。唐玄宗令太子李亨率2000名精锐的飞龙禁军殿后,不久爆发了著名马嵬坡之变,李亨北上灵武,趁势于天宝十五年(756)七月九日,在灵武登基称帝,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成为唐肃宗。

肃宗掌握大权后,开始依靠朔方军,向天下发出征调勤王兵马的诏令,组织新的平叛行动。而能征善战的安西和北庭兵马,自然也在征调之列。史载,在肃宗继位当月,就“命安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将兵五千赴行在”。李嗣业及时点齐 5000精锐安西军,星夜赴难。同时,北庭也有一支由马璘率领的3000名精兵开往前线。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 ,沿着河西走廊驰援的“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二月,肃宗转至凤翔。很快李嗣业及马璘所率的8000安西及北庭军同其他援军陆续汇聚到凤翔。肃宗眼见天下归心、力量壮大,非常高兴,特别对李嗣业说:“今日得卿 ,胜数万众 ,事之济否 ,实在卿也”。肃宗对马璘则“奇之 ,委以东讨”。可见,当时肃宗对李、马二将是比较器重的,这既是形势所迫,也是由其战力决定的。

由此开始,这支来自安西和北庭的军队,便启动了由辉煌到没落的开关。

斩落头角:肃宗先命李嗣业“进四镇、伊西、北庭行军兵马使”,在郭子仪、回纥军等陆续会师后,肃宗便开始着手收复京师长安。至德二年(757年)九月,肃宗令广平王李俶为元帅,李嗣业部为前军先锋 ,郭子仪部为中军 ,王思礼部为后军,拉开了打击十万叛军的大幕。战斗中,李嗣业带头冲杀,常奋力大呼: “今日不以身饵贼 ,军无孑遗矣”。或“乃肉袒,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阵乃稍定”。亦或“帅前军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又与回纥出贼阵后 ,与大军夹击”等等。在李嗣业等大唐兵将的奋力拼杀下,此战,共斩敌6万 ,生擒2万,将盘踞长安的叛军一举击溃。

嗣业殉国:夺回长安后,李嗣业率安西、北庭军,随大军东征,大军克潼关斩敌5000,又连续拿下华阴、弘农二郡,但叛军却很快收合余散 ,纠集兵马15万驻屯陕州。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嗣业与子仪遇贼于(陕州)新店 ,与之力战”,官军“初胜而后败 ,嗣业逐急应接。”幸亏回纥军及时驰援,攻陷了叛军西北角,“嗣业又率精骑前击,表里齐进,贼众大败”,一举斩首10万级,横尸30里。“进收东都,嗣业战多。十二月,嗣业因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卫尉卿,封虢国公,食实封200户。

立下收复洛阳的战功后,李嗣业又与鲁炅、来瑱、李祗、李奂部互相配合,“徇河南、河东郡县 ,皆下之。”转过年来,李嗣业因功升任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率部屯驻河内(治怀州),几个月后,唐肃宗令李嗣业兼任怀州刺史,九月,李嗣业奉皇帝诏命率安西和北庭军会同九位节度使,共同讨伐安庆绪,此次会战将安庆绪围困在邺城。开局虽然很顺利,但由于唐肃宗没有明确总指挥,导致各节度使各自为战,使攻城战打成了持久战。在一次与敌军交锋的时候,李嗣业不幸中箭身亡。

《新唐书·李嗣业传》记载,李嗣业自从755年率安西、北庭军勤王开始,便“与郭子仪、仆固怀恩等常掎角为先锋将。嗣业每持大棒冲击 ,贼众披靡 ,所向无敌。而且“忠毅忧国 ,不计居产……前后赏赐 ,皆上于官以助军”。绝对称得上廉洁奉公、精忠报国的大唐名将,在他率领下的安西、北庭行营军也军纪严明、战力颇强。

荔非元礼续任:李嗣业去世不久,唐肃宗任命原安西行营兵马使为怀州刺史,并权知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荔非元礼执掌这支劲旅后,继续与叛军作战,但在上元二年(761)八月,唐朝派李国贞出任朔方、安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兵马及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 ,出镇。但由于绛州民间饿殍遍地,士兵无法获得粮草支持,军情逐渐不稳。上元三年(762),河东军骚乱杀死节度使邓景山, 朔方守将王元振也作乱杀死了李国贞, 安西、北庭行营军闻讯也发生变乱,荔非元礼被杀,乱卒推裨将白孝德充任节度使,唐朝政府只得承认这个既成事实。

白马分属:宝应元年(762),镇西节度使奉诏率部西援河西,并与白孝德分别统领原河西、北庭军,分别屯于绛州和河西。广德元年十月,吐蕃进陷京师长安 ,代宗仓皇东逃陕州。率千余精骑自河西赴难,辗转战斗至凤翔城时,正值吐蕃围困凤翔节度使孙志直。马璘乃“帅众持满外向 ,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战,单骑先士卒奋击,俘斩干计而归。”当时代宗诏征各地驻军勤王靖难,“尽四十日 ,无只轮入关”。安西、北庭行营将士在白孝德和马璘统率下勇于赴难,自此马璘威名大振。但此时安西、北庭军的军纪和形象已经逐渐发生变化。

广德三年(765),唐朝廷拜马璘为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使安西、北庭行营再次合二为一,次年与朔方节度使路嗣恭、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同处抗敌前沿。白孝德则“以家难去职”,不再领兵作战。这支军队在马璘的手中又带了十年左右,直到大历十一年(776)十二月马璘去世,才又易其主将。

又起波澜:马璘的去世,使安西、北庭军又一次面临变局,唐朝廷便选派带兵老道的段秀实知节度事,他颇受士卒爱戴,威望甚高。可后来段秀实却因得罪宰相杨炎而被其调离安西、北庭军,杨炎改任李怀光兼安西、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以行营留后刘文喜为别驾,令其制造修城用的工具。这样的处理,使得行营将士很愤怒,特别是李怀光身为朔方将而非安西、北庭系的身份,使得行营将士担忧被兼并,而引发不安骚乱。刘文喜根据这种军情向朝廷提出拒不奉诏的意见,上疏请求再以段秀实为帅,或者以朱泚为帅,明确拒绝隶属李怀光。唐朝廷为防军变,便改任朱泚为兼安西、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但由于朱泚也不是安西、北庭系统将领,结果刘文喜再次拒绝,并有拥兵自任的意思。但当时,唐德宗正打算削藩,对刘文喜等安西、北庭将士接连抗命非常不满,便命朱泚、李怀光等统兵进剿。建中元年 (780)五月,刘文喜被杀, 行营军遭镇压。八月,唐朝廷任命舒王李谟为行营节度使。三年后,又以姚令言升任行营节度使。姚令言原在马璘帐下效命,所以几经周折,行营军再回安西、北庭系将领手中。

反叛朝廷:姚令言掌兵后,唐德宗削藩的步伐更大了。建中二年 (782)二月,德宗“发京西防秋兵万二千人戍关东”,发动削藩战争。六月,削藩战争全面打响,开始战争进展还算顺利,但到了建中三年 (783)二月,由于指挥上的某些错误,随着王武俊、朱滔、李希烈等反叛,以及哥舒曜被围困,削藩形势很快就陷入被动了。唐德宗无奈征召姚令言等将率部东征,姚令言率5000名兵冒雨行军饥寒难耐,安西、北庭军多携子弟同行,希望路经京师时得朝廷厚赏,然后再由其子弟带回泾州以养家糊口。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大军到长安后,朝廷仅以粝食菜啖犒军,将士们顿时骚动起来,竟倒戈杀入京城。正在皇宫内向德宗辞行的姚令言闻变飞骑阻止,反被将士裹胁同反。愤怒的将士失去理智,他们杀进皇宫,赶走德宗皇帝,洗劫内库财物,拥废居京城的朱泚为叛军之主,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

最终消亡:反叛的安西、北庭军与朱泚之间实际上是存有隔阂的,他们反叛目的是为了掠夺财货 ,没有推翻唐朝廷的政治目的。所以,当李晟收复长安,叛军逃至泾州要入城时,遭到田希鉴拒绝,反叛的安西、北庭将士为谋出路,竟杀了姚令言而投降田希鉴,全部反正。唐朝廷对这样出尔反尔的军队,自然不会信任。兴元元年 ( 784)八月,德宗命李晟兼行营节度使。李晟率神策军至泾州,诱杀田希鉴、石奇等将佐 30余人,吞并行营军,自此完整意义上的安西、北庭行营军不复存在。

安西、北庭行营军原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一支劲旅,多年来参与了唐朝廷无数大小战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但其发展历程却是复杂的,李嗣业统领时期,这支军队有纪律、有战力,是唐朝廷手中一支利剑,到荔非元礼、白孝德时虽稍差一点,但也没见什么劣迹,自马璘之后,这支军队开始沾染掠夺变乱习气,以致杀易主帅, 到最后更是兵犯皇宫,赶走皇帝,闹出弥天大乱,由再造李唐社稷的功臣变成叛逆之兵。由此可见,这支军队的发展见证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发展历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