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称帝后,隋朝的末代皇帝隋恭帝杨侑去了哪里?

616年,隋炀帝在骁果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南下江都,将大隋朝的两京留给了两个孙子镇守,其中12岁的杨侑镇守长安,后被李渊扶立为隋恭帝;13岁的杨侗镇守洛阳,后被元文都等扶立为皇泰帝。杨侑和杨侗做为元德太子杨昭的儿子,命运是非常相似的,杨侑后来让位于李渊,很快死去,而杨侗让位于王世充,也很快被杀死。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连隋炀帝都偏安江都,这两个孩子又如何守得住大隋的江山?不过是生在帝王家,有些责任不得不扛起来罢了。

杨侑出生于605年,是元德太子杨昭唯一的嫡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这一年,杨昭被立为太子,说起来杨昭很可能是比杨勇更加优秀的一位太子,只可惜命短,在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年就去世了,而这时候的杨侑只有两岁。

杨广对于长子杨昭的死是很悲痛的,因此杨昭的三个儿子紧接着都被封了王,其中杨侑初封陈王后来又改封为代王。杨昭去世之后,隋炀帝并没有再立太子,但是对杨昭儿子的培养比较用心。他每次外出巡幸,杨侑都是留守长安,而杨侗则留守洛阳。612年,隋炀帝开始了他的宏伟大业即攻打高句丽,8岁的杨侑开始留守长安,而9岁的杨侗留守洛阳。

615年,杨侑曾有过短暂的随隋炀帝巡幸过晋阳,之后继续留守长安,并在616年被隋炀帝扔在了长安。隋炀帝杨广带着杨侑和杨侗之外的隋室子孙以及妃嫔、大臣等等在骁果军的护卫下南下江都,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隋炀帝龟缩在江都,虽然仍旧派出军队平定北方的叛乱,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杨广在下江都的那一刻已经决定放弃北方了,他只想安静的待在江都,在这里建一个小朝廷,醉生梦死。而他的两个小孙子,留在北方护卫大隋江山。

617年的七月,李渊率领三万人在晋阳誓师,直捣长安,要扶立杨侑为帝,匡复隋室。留守长安的隋军知道李渊反叛后,自然也没有闲着,当时的刑部尚书卫文升已经很老,知道隋军不可能阻止得了李渊入长安,忧思成疾,也不再参知政事,只有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等人围绕在杨侑身边试图守住长安。他们将李家的亲戚等都抓起来,其中李渊的第五子李智云就是这么死的。而李家的五庙也都被毁了。

十月初四,李渊率二十万大军就到了长安,在春明门附近驻扎,然后不断派使者到城门下告知卫文升等人自己尊奉杨侑为帝的意思,当然这自然都是官话,卫文升和杨侑等人不相信,李渊自己也不相信。但这是义举成功的关键,戏还是要演下去的。

隋军一直不肯搭理李渊,二十多天之后,李渊下令攻城,并规定“不得侵犯七庙和代王、隋朝宗室,违令的人诛灭三族!”十来天之后,长安城就攻下来了。皇宫中的人做鸟兽状,13岁的杨侑吓得瑟瑟发抖,而他的身边只有他的侍读姚思廉一个人保护着他,姚思廉大声呵斥义军:“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得无礼于王。”

李渊敬佩姚思廉的为人,遂规整军队,将杨侑从东宫迎进了大兴殿,而自己住进了长乐宫,然后与民约法12条,废除了隋朝的那些苛捐杂税。

杨侑在大兴殿登基,正式成为一名傀儡皇帝,即隋恭帝。而远在江都的隋炀帝被尊奉为太上皇。而李渊则成为尚书令、大丞相,被封唐王,假黄钺、使持节,成为真正的掌权者,住进了武德殿。他颁布政令、尊奉祖先、大封功臣等等,而且还诛杀了阴世师、骨仪等十几人,卫文升在李渊攻下长安不几天之后就去世了,堪堪躲过了一劫,而姚思廉则在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

杨侑为帝,却并没有什么权力,甚至还被软禁着,他所做的一切都要经过李渊的允许,或者做李渊希望他做的事。然而他很清楚,迟早有一天,李渊会让他交出皇位甚至生命。几个月之后,江都传来了坏消息。原来隋炀帝在江都不愿意西归,他想在江都建立新的小朝廷,但是骁果军大部分都是关中人,他们在江都时刻想家,得知隋炀帝不打算西归后生出了反叛之心,最终在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的谋划下起兵反叛,杀死了隋炀帝。

隋炀帝一死,各地的割据势力再也没有了顾忌,纷纷称帝,而李渊也逼着杨侑退了位。之后杨侑被降为酅国公,住在代邸。但即便是不再做皇帝,也还是李渊眼中的不安定分子。毕竟倘若杨侑一直活着,他做为隋朝皇室,还是会被有心之人尤其是李渊的政敌拿来做文章,再来个复兴隋室什么的。

所以,杨侑还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只能被禁锢在一方小天地里,过一天少一天。619年,15岁的杨侑去世,至于是病死的还是被害死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人会关心这个,即便关心也改变不了什么。毕竟,隋朝是真的亡了,而由李渊建立的大唐将会成为一个最耀眼的王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