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千古名篇《江南逢李龟年》,当为七绝之压卷之作!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唐玄宗时著名乐工,据史书记载:乐工李龟年特承恩遇,于东都通远里大起宅第,后流落江南,每逢良辰美景,常为人歌数阕,座客闻之,莫不掩泣。

歧王:唐玄宗之弟,封歧王,726年卒。

崔九:崔涤,中书令崔湜之弟,与玄宗关系密切,726年卒。

此诗作于770年,杜甫流落湖南潭州(长沙),与李龟年相遇时。

清代邵长蘅评价此诗:“子美七绝,此为压卷。”

此诗言浅意深,耐人寻味。

前两句极言昔之荣光。

“寻常”“几度”:能频繁出入歧王崔九权贵人士的宅第,突出李龟年身份的不寻常,也暗示了诗人杜甫昔日的才华早著,又暗示了盛唐的荣盛和辉煌:笙箫不断,歌舞升平。

后两句强烈对比,“落花时节”四字,足以气象万千,道尽沧桑。

既写实。暮春,江南烟花三月,景色秀丽,却国家动乱,国衰运微,自然之秀美,家国之零乱,如此不合时宜。

又象征。往昔,李龟年,名噪一时,杜甫,才华横溢,躇踌满志。如今,李龟年,流落江南,沿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杜甫孤身漂泊,穷愁潦倒,梦想无处安放。

“落花时节”,不仅是亲历战乱,亲眼目睹家国衰亡,饱尝艰辛的憔悴老人无穷的痛苦与无奈,更是繁华的国家遭受动乱,风雨飘摇,荣枯大变的无限悲哀与绝望。

未着“悲”情,而“悲”情”自露。

写个人沦落的悲惨命运,却折射出国家败亡,世事沧桑的悲哀,小中见大,语出平淡,没有了“国破山河在”的沉痛呐喊,却依旧有厚重与内敛的爱国情,可见诗人内心的绝望与悲凉。

正如评论家所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