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造币厂厂长吴鼎昌,操盘储蓄会在上海建远东第一高楼

吴鼎昌是民国时知名度很高的银行家,做过天津造币厂厂长,他创办的“四行储蓄会”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并投资在上海静安路(今南京路)建成了国际大厦,是当时远东地区最高建筑,半个世纪的上海地标。他还是《大公报》历史上最重要的投资人,他有一个原则——要做就做最顶级的。

吴鼎昌(1884—1950),字达铨,笔名前溪,原籍浙江湖州吴兴,生于四川华阳,其父吴赞廷曾在绥定府署做幕僚。吴鼎昌早年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先是考中秀才,又考取了官费留学资格。1903年,吴鼎昌东渡日本,到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学习。

(吴鼎昌)

在日期间,吴鼎昌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先生知道他学的是金融商业,对他说,从事金融贸易的人最好不要加入党派,建议他退出同盟会,但大家还是好同志。吴鼎昌接受建议,办了退盟手续。留日期间,吴鼎昌与一名日本姑娘相爱,回国后不顾家庭反对,娶了这位日本姑娘为妻,后来生下一子二女。

1910年吴鼎昌毕业回国,参加洋翰林复试,得授商科进士,任大清银行总行总务科长。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停业,因与同盟会的渊源,吴鼎昌被委派参与大清银行清理,兼任筹备中国银行事务正监督,草拟了《中国银行则例》,是中国银行的创始人之一。

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推荐吴鼎昌任财政次长。袁世凯喜欢以貌取人,见过吴鼎昌后,觉得这个人“脑后见腮,说话尖声尖气”,认为不可重用,但又觉得他是个人才,所以派到天津,担任造币厂总办,主持铸造“袁大头”。

(吴鼎昌)

曾任长芦盐运使的张镇芳1915年创办了盐业银行,1917年张镇芳参与张勋复辟被捕入狱,盐业银行被段祺瑞内阁接收,吴鼎昌出任总经理。盐业银行以盐业为后盾,又有那桐、王占元、袁乃宽、倪嗣冲等众多大人物为股东,吴鼎昌加入后,靠准确的判断、广泛的交际很快打出知名度,银行业务蒸蒸日上,获利甚丰,盐业银行成为华北四大商业银行的龙头老大。

1920年段祺瑞垮台,吴鼎昌在北洋政府的政治生涯到了尽头,来到天津当寓公。因为他老婆是日本人,所以他和家人选择了日租界,住在小苏街(今多伦道)一处花园别墅里,专心经营银行。

在吴鼎昌等人的倡议下,金城、大陆、中南、盐业四家银行联合成立“四行储蓄会”,吴鼎昌任主任。他创新出一种独特的储蓄模式,存款保证周息7厘,并有红利可得,因此很受储户欢迎,吸收存款最多时达到1亿元,是国内银行收储额最高的一家。“四行储蓄会”发展成为北方最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足以与南方最强大的浙江财团相抗衡。

(吴鼎昌)

不久后,“四行储蓄会”进军上海,吴鼎昌提出造一幢比沙逊大厦还要高的大厦,一部分作为“四行储蓄会”营业部,另外大部分用于出租,开办高级旅馆、饭店。

1934年,“四行储蓄会”投资500万元建成“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成为上海地标,高度超过了同期的百老汇大厦、毕卡第公寓等高楼。人们看到“四行储蓄会”如此阔绰,自然人心所向,社会信誉倍增,在上海的存款迅速攀升到七千余万元。“四行储蓄会”“四行准备库”在十里洋场声名鹊起。

吴鼎昌有句名言:“政治资本有三个法宝:一是银行;二是报纸;三是学校,缺一不可。”所以他在1926年出资5万元,盘购天津《大公报》,自任社长,与老友张季鸾、胡政之成立《大公报》新记公司,将《大公报》办成了中国第一流的报纸,也得到蒋介石的重视。

1935年12月,吴鼎昌出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辞去《大公报》社长一职。1945年日本投降后,吴鼎昌向蒋介石献策,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大计。蒋介石命他起草电文,拉开了“第二次国共和谈”的序幕,吴鼎昌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长。在1948年新华社公布的43名战犯中,他名列第17。到淮海战役结束后,吴鼎昌把财产转移到国外,1949年1月去职,到香港做寓公,1950年8月病逝。

(上海国际饭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