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战杀尽敌军,比常遇春和冯胜还牛,被朱元璋比作卫青和李靖

明朝武将当中功劳最大,最能征善战的是徐达。徐达之后,功劳最大,能耐最强的就是蓝玉了。《明史》对蓝玉的评价很高,说他:“饶勇略,有大将才。”那么《明史》为什么会对蓝玉有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我们一起聊聊一代名将蓝玉。

朱元璋南京登基称帝后,为了彻底解除北元的威胁,先后进行了七次北伐战争,有两场战役蓝玉功不可没。

(图为蓝玉的塑像)

第五次北伐,蓝玉艺高人胆大,雪夜袭庆州,大获全胜。

虽然蓝玉是个将才,但是明初是个武将云集的世代,因此资历尚浅的他一直没有机会展露头角。直到洪武二十年,明初的开国功臣相继去世或者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杀,蓝玉这才有了机会。

当时北元太尉纳哈出拥兵数十万人,占据松花江以北广大地区,成为明朝边境的大患。正月初二日,朱元璋决定进行第五次北伐。他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大军北出征。

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出征前早就亲自制定此次北征方略,他嘱咐冯胜,大军驻守通州(今北京通县),派遣哨兵暗中察看敌人有无出没。彼若敌人出现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那么立即派遣轻骑兵攻其不备。一旦攻克了庆州,那么就可以率领全军攻击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那么纳哈出必将被擒。

大军抵达通州(今北京)时,发现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有元兵驻屯,冯胜当机立断,立即让蓝玉率领轻骑兵冒雪出击。元兵万万没有料明军会冒雪袭击,毫无准备,纷纷投降。蓝玉率领士兵乘胜追击,一路追击到纳哈出巢穴金山(今吉林双辽),纳哈出没有办法,只能全部投降。

(图为蓝玉的剧照)

第六次北伐,蓝玉深入腹地,大获全胜,北元贵族包括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和太子等人全部被擒。

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朱元璋为了彻底消除北元的隐患,决定再次北伐。因为第五次北伐大获全胜归来之时,有人向朱元璋揭发冯胜暗中藏匿了许多良马和奇珍异宝一事,所以冯胜被朱元璋所猜忌,便没有机会再领兵权。

这一次北伐,朱元璋决定让永昌侯蓝玉唱主角。他令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北伐。

蓝玉领命后,率领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了。大军出大宁,进至庆州,深入敌人的腹地,但是一直却找不到敌人的踪迹,全军上下有些窃窃私语,军心开始有些动摇了。这时候,有人探知元主就在捕鱼儿海,蓝玉二话没说,便抄近路星夜兼程赶去捕鱼儿海。他们不知不觉追到一个叫百眼井的地方,此地离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四十里,可是仍然找不到敌人的踪迹。

懂兵法的朋友一定知道,深入敌人腹地作战,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补给不便,一旦被切断补给线,那么便会全军覆没。这时候,军中有人开始向蓝玉进言,要求回撤,可是定远侯王弼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我们率十五万大军,深入漠北,吃尽苦头,却毫无所获,就这样班师回朝,如何向皇上复命呢?”蓝玉默不作声,他凭着敏锐的军事直觉,隐约感觉到敌人正在附近,而且正虎视眈眈地望着他们。最后,蓝玉决定继续前进,并下令军队穴地而居,不见烟火,乘夜直扑捕鱼儿海南边。

(图为捕鱼儿海)

有时候,胜败就在一念之间,蓝玉的坚毅铸就了他的丰功伟绩。原来敌人一直躲避敌人,一路退避到捕鱼儿海附近。他们认为明军缺乏水草,再加上连日来,天降大风,沙尘漫天,即使白天也看不清,明军不敢深入腹地。当明军将领王弼率军突然冲至敌营前,元军大惊失色,仓促应战,一战即败,部众纷纷投降,仅剩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

此战,蓝玉率领的明军俘虏北元贵族三千人、男女七万多人,马、驼、牛、羊,珍宝不计其数。当捷报奏传至京城,朱元璋大喜,下令奖励三军。他还将蓝玉比作汉时卫青、唐时李靖。

蓝玉是一位不世出的名将,然而他性格上的缺陷,注定了他最后悲惨收场。那么蓝玉到底有什么危机呢?请听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