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冲:因忍无可忍最终走向绝路的一代名臣

高宗明皇帝 永泰元年(戊寅,498)

初,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微,朝无亲援;初游代都以清渊文穆公李冲好士,倾心附之。冲亦重其材学,礼遇甚厚,荐于魏主,且为之延誉于朝,公私汲引。及为中尉,弹劾不避贵戚,魏主贤之,以比汲黯。彪自以结知人主,不复籍冲,稍稍疏之,唯公坐敛袂而已,无复宗敬之意,冲浸衔之。

及魏主南伐,彪与冲及任城王澄共掌留务。彪性刚豪,意议多所乖异,数与冲争辩,形于声色;自以身为法官,他人莫能纠劾,事多专恣。冲不胜忿,乃积其前后过恶,禁彪于尚书省,上表劾彪“违傲高亢,公行僭逸,坐舆禁省,私取官材,辄驾乘黄,无所惮慑。臣辄集尚书已下、令史已上于尚书都座,以彪所犯罪状告彪,讯其虚实,彪皆伏罪。请以见事免彪所居职,付廷尉治罪。”冲又表称:“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载。见其才优学博,议论刚正,愚意诚谓拔萃公清之人。后稍察其人酷急,犹谓益多损少。自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日夕共事,始知其专恣无忌,尊身忽物;听其言如振古忠恕之贤,校其行实天下佞暴之贼。臣与任城卑躬曲己,若顺弟之奉暴兄,其所欲者,事虽非理,无不屈从。依事求实,悉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殛(jí)彪于北荒,以除乱政之奸;所引无证,宜投臣于四裔(yì),以息青蝇之谮。”冲手自作表,家人不知。

帝览表,叹怅久之,曰:“不意留台乃至于此!”既而曰:“道固可谓溢矣,而仆射亦为满也。”黄门侍郎宋弁(biàn)素怨冲,而与彪同州相善,阴左右之,有司处彪大辟,帝宥之,除名而已。

冲雅性温厚,及收彪之际,亲数彪前后过失,瞋目大呼,投折几案,御史皆泥首面缚。冲詈辱肆口,遂发病荒悸,言语错缪,时扼腕大骂,称“李彪小人”,医药皆不能疗,或以为肝裂,旬馀而卒,帝哭之,悲不自胜,赠司空。

冲勤敏强力,久处要剧,文案盈积,终日视事,未尝厌倦,职业修举,才四十而发白。兄弟六人,凡四母,少时每多忿竞,及冲贵,禄赐皆与共之,更成敦睦。然多援引族姻,私以官爵,一家岁禄万匹有馀,时人以此少之。

李冲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名臣,深得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信赖,先后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孝文帝南征,封辅国大将军,率军跟随左右,迁尚书左仆射,封清渊县侯。孝文帝甚至还娶了他的第四女为夫人。李冲虽然权势显赫,却很低调,待人谦恭,做事力求公平公正,朝野上下对他都赞叹有加。

御史中尉李彪出身于贫寒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听说李冲礼贤下士,就前往代都拜访李冲并倾心依附于他。李冲非常看重李彪的才华,对他礼遇有加,并推荐给了孝文帝,不但这样,还在朝廷里广为赞叹他,无论公事私事都提携他去操办。李彪从此平步青云,提升为御史中尉后,经常弹劾违法乱纪的权贵,深得孝文帝的赏识,把他比喻为以直谏庭争闻名于世的西汉名臣汲黯。李彪既然深得皇帝的信任,志得意满,就渐渐疏远李冲,见面也只是整理整理衣袖象征性的行礼而已,不再像以前一样谦卑恭敬了,李冲内心非常气愤。

孝文帝率军南伐的时候,下令李彪、李冲和任城王拓跋澄留守朝庭,共同处理政务。李彪性格刚强而又粗犷,往往不按常理处理事情,多次与李冲当面争辩,毫不谦让。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是执法者,别人不敢为难自己,处理事情往往随心所欲,毫无顾忌。李冲身为顾命大臣,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于是清算李彪这些年干过的恶事,下令把他拘禁在尚书省,向孝文帝上表弹劾李彪,奏折中列举了李彪“傲慢自大、固执己见、公然在皇宫乘车、私自任免官员、总是骑乘御马、无所顾忌”等罪状,并且声称经过审讯,李彪已经全部认罪,请求孝文帝免去李彪的职务,交付司法部门治罪。

李冲在奏折中还写道“我和李彪相识以来已经快二十年了,当初看到他才学渊博并且议论事情公正刚直,我认为他是个出类拔萃的清廉无私的好官员。后来慢慢发现此人处理事情比较急躁而且残忍,当时还觉得总体上他是优点多于缺点。自从陛下您大驾南征以来,李彪兼任尚书,我们朝夕共事,才发现此人做事专横放肆毫无顾忌,自尊自大轻慢他人。听他讲话好像此人是一个忠心为国、大公无私的大贤人,对比他的行为却发现此人实在是个残暴自私的小人。我和任城王为了顾全大局对他恭敬谦卑,就好像柔顺的小弟侍奉残暴的兄长一样。他想办的事,虽然不合理,我们也不得不屈从。我说的这些都有事实依据可以核查校验。如果我说的是事实,应该立刻斩首李彪,以除去这个祸乱朝廷的奸贼;如果我所说的不是事实,也请朝廷治罪,发配我到偏远的荒地,以警戒小人的污蔑行径。”

孝文帝看了李冲的奏折,叹息惆怅了很久,说到:“没想到这三个留守大臣会搞成这个样子!”接着又说:“李彪可以说是有些傲慢自大了,但李冲这样处理事情也有些过分了。”黄门侍郎宋弁与李彪是同乡,向来对李冲不满,私底下就替李彪说情,结果虽然司法部门判决李彪为死刑,最终孝文帝却原谅了他,只是除去官职而已。

李冲本是一个性情温和待人厚道的雅士,但在司法部门收审李彪的时候,李冲当面数落李彪的过失,怒目圆睁,大呼小叫,拍桌子打板櫈,又下令把李彪手下的御史都捆绑起来,让他们磕头到地。李冲放肆辱骂李彪后精神失常,言语错乱,时常扼腕痛骂李彪是小人,医药治疗无效,估计是愤怒过度肝脏破裂了,不到十天就死了,孝文帝得知消息后失声痛哭,悲伤不已,追赠李冲为司空。

关于李冲与李彪的冲突,历史上的评论众说纷纭,有的说李冲气量太狭小,不能容人;有的说李彪忘恩负义,小人得志,做的太过分。或许孝文帝的判断才是最准确的:两个人都过分了。两位国家栋梁因为私人恩怨而一死一免职,个人结局固然悲惨,国家却也因此损失不小。忍耐,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如果没有慈悲心,最终也会忍无可忍,害人害己;才华横溢,固然让人赞叹,但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不懂得合理驾驭和运用才能,最终就会变成狂傲之徒,走向人生的陌路。智慧与慈悲的结合,才是人生真正的圆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