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兴势之战,为何王平仅靠3万守军就能大胜曹爽10万大军

蜀汉后期兴势大战胜利堪称攻势防御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虽然它的知名度远不如三国时期的三大战,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兴势大战影响力。正是因为此战,王平达到自己军事史上巅峰。不仅如此,由于兴势大战发生在蜀汉后期,而且诸葛亮在此时已经病逝,整个蜀汉人才凋敝。在如此困难的局面还能取得这样的胜利实属不易。兴势大战中蜀汉军队在王平的指挥之下,仅凭3万人就击败了来犯的曹爽十万大军,另外更是让魏军付出多达数万人伤亡代价。

首先来看看兴势大战之前对阵两方,魏蜀两国形执。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在北伐的路上。这对于蜀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损失。为了稳定住国内形势,蜀汉暂时放弃了诸葛亮一直以来所主张进攻策略,从而转入了短暂的休整期。此时魏国皇帝曹睿也突然病逝,国内形势也进入了新旧交替阶段。由于曹芳年幼,所以曹睿在临死之前也安排了曹爽和司马懿两个共同辅佐新君主。但是曹爽与司马懿的夺战争斗也就开拉开了序幕,为了架空司马懿,树立自己在军中威望。公无244年3月,曹爽任命夏侯玄为统帅,郭淮为前锋,出兵十万直奔汉中而来。

此时蜀汉的汉中太守正是王平,在此驻扎蜀汉军队也不过三万余人。面对曹爽浩浩荡荡而来十万大军,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固守待援,也即等待费祎、姜维等人的援军,因为魏蜀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而且汉中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不然当年刘备也不会在此地和曹操硬碰硬,拼死拿下汉中地区。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旦汉中有失,那么蜀汉的都在益州就会保不住了。客观来说,当时王平手下提出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如果仓皇出击,胜算可能性太小了。

让所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的汉中太守王平拒绝了“固守待援”的战略方针。因为在王平看来,蜀地险峻各方援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赶过来。虽然汉中地区地势险要,但是魏军在兵力上有着绝对优势,一味的固守待援,很有可能等不到援军到来,汉中就有可能被攻破。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所以王平做了相应战略部署,首先他派护军刘敏等领兵在兴势抵挡魏军来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王平还命令刘敏多立旗帜长达百余里,这样就会让远到而来的曹爽误以为蜀汉主力部队已经到达,从而不敢轻易发动进攻。此外王平亲自率军在后防御,防止魏军分兵来攻。

战争开始后,正是由于王平前期部署得当,魏军攻势很快被懈怠下来。魏国十万大军久攻兴势不下,再加上汉中地势险要,魏军后勤补充困难,所以当时曹爽就面临着极其被动一个局面,那就是前面攻不下兴势,如果退兵就是无功而返。同时也正是曹爽这前后犹豫不决的时候,费祎自成都督军赶至汉中。曹爽得知此消息后有意撤退,但已经为时已晚。因为费祎率军绕道占据三岭,断其归路。这样曹爽在王平和费祎前后夹攻之下惨遭大败,不仅如此还差点没有逃回去,而魏军更是在此战中损失多达数万人。客观来说,王平指挥的兴势之战堪称攻势防御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同时此战也是王平军事史上巅峰之战。

最后在笔者看来,王平指挥兴势之战不仅确保蜀汉的汉中郡安全,缔造了自己军事史巅峰之作。同时这场战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魏国形式。曹爽兴势之战的惨败,让他在军中树立威望的想法落空,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司马懿。所以日后高平陵行动中,曹爽失败和这场战役惨败也或多或少有一定关系。以上就是笔者对王平指挥兴势之战的粗浅看法,各位看官,你又是如何看待这场战斗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