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大潮下的清帝国: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的诞生崛起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清帝国,开始逐渐步入近代化国家,军事、经济、制度、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开始。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传入东方,中国境内的改革开始了,许多新生的官职诞生,主管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务,实则权柄益重。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的诞生崛起,正是在那样的近代化大潮。

北洋大臣

北洋大臣的全称是北洋通商大臣(曾称三口通商大臣,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同治九年11月12日初设,直隶、山东、奉天三省所有的洋务、海防、通商、外交、关税、军工等事宜皆由北洋大臣监管。设立之初,便定下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的定制。

李鸿章是初任北洋大臣,时间长达28年之久,洋务所关的工业皆有他管,致使北洋大臣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清朝职权最高的官职。北洋大臣的势力开始远远超过,曾经与之对等、相互制衡的南洋大臣。

南洋大臣

南洋大臣的全称是南洋通商大臣(曾称五口通商大臣,管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统领南方的通商、外交事务及各项“洋务”,其后由两江总督兼任成定制。很多时候,地方上的外交事务大都由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专辖。

南洋大臣的知名度远不如北洋大臣,这是由清末南北方的政治权力大小不同导致的。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等人任职过北洋大臣,李鸿章、沈葆桢、左宗棠、刘坤一、端方、张之洞等人任职过南洋大臣,其中李鸿章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做到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掌握的力量逐渐超过清政府的预料,也渐渐有着坐大、不受控制的趋势,因此遭到不断地打压及削权。甲午战争爆发前的8年时间里,北洋舰队未更新一门火炮、未添加一艘新舰,正是因为慈禧太后忌惮作为北洋大臣的汉人李鸿章的权力过大,生有异心,要颠覆满清政权,这才致使甲午战败,危及亡国。

慈禧太后的顾及是在所难免的,可是这等做法太过偏激、影响极差。若是李鸿章、左宗棠等汉人势力不被削减、不断扩大,辛亥革命很可能提早几年发生,老练的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执政,中国一定不会出现那么多军阀进行内耗,而近代侵华战争虽会爆发,但肯定不会这么惨烈。

辛亥革命后的北洋军阀正是曾经的北洋大臣袁世凯掌控,近代许多军阀也是出自其麾下的,足见北洋大臣的势力之庞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