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看看他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朱元璋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看看他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结合朱元璋的出身,再结合他的文治武功,他留给后世的遗产,再看看著名思想家李贽评价明太祖为千万古一帝。觉得是李贽发自内心的服气。并不是故意拍马屁。李贽可是桀骜不驯的人。朱元璋其实非兴文教事业。甚至他规定穷人家的孩子考上秀才都可以免去自己和家里的徭役负担,还可以每月从政府那里领米领钱,还可以跟县官谈笑风生。朱元璋花了极大精力培养读书人,明朝是非常重视读书人的朝代。洪武年间培养的读书人为洪武时期各种大型政治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

主动内迁北方诸卫所,严重毁坏了朱元璋几十年精心打造的北方军事战略布局,导致北方游牧民族野蛮人迅速做大做强,这也是朱棣这个败家子搞的!朱棣主动撤去北方最前沿的军事阵地,主动没收,使游牧民族从此在漠北和辽东迅速发展,让父亲朱元璋的经营的北方军事基地功亏一篑!还内迁极其厉害的宁王部队,从此辽东真空了,崛起了!

朱元璋应该是受苦受的最多的皇帝,所以他是真的想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真的恨死那些贪官污吏了,是真的想让子孙后代也能爱民如子。但有些思想还是有所局限,有些措施是真的操之过急。朱元璋一点也没有被高估,甚至历史给的评分还低了,他发明的制度非常好,即使在权者长时间不理朝政情况下国家也很好的运转着,还有他解决数千年封建王朝都没解决的民族大融合,在他之前各种办法都有人试过了。

刘邦承认陈胜吴广的反秦之功,在这一点上,朱洪武确实做的气量小了,也欠考虑了,可能是天命观禁锢了他的思绪了吧。可惜了为汉族复国立下不朽之功的红巾军不能声震千古。稍微展开讲一点。觉得刘邦与朱元璋在对待曾经的同志上不同的态度可能和儒家的兴起有关。儒家兴起后,天命观开始成为皇朝建立的合法性的依据,哪怕是推翻异族殖民,也要和天命相关,这导致前朝政权的合法性必须被承认,一切造前朝反却没成功的。

哪怕和自己有关系,也不能认可。这或许也是朱元璋对待曾经的同志如此凉薄的缘故。而刘邦时代,处于规矩定下来之前的混沌时期,当然这里的混沌不是一个坏词汇,统治者做一些事情可能更看个人心情。抹杀红军的功绩有必然性。除了朱元璋个人利益承认红军的合法性,他自己就难逃弑君之讥之外,还因为他必须要跟刘基等儒生合作。

他既然选择了儒家乃至理学,固然明初流行的是一种在当时看来也非主流的理学流派,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找了一群本质爱元的民团头子做自己的体制规划助手,那他就不得不捏着鼻子宣布什么"天命圣人出沙漠君主中国百年"、"捕妖人"还有什么"忽入暴兵之中"。毕竟,刘基等人再怎么吐槽大元,再怎么想要改革大元,内心里还是爱大元恨红军的,可能类似今天某些"缓则"。

历史就是这么讽刺,爱大元的刘基,他的强元改革蓝图却要由反元的红军将领朱元璋来实施。红军将领朱元璋,最终却要接受一套反红军的意识形态,以便将其改革思想变成实际措施。朱元璋和刘基等人,可以说是几百年来最奇特的一对君臣就算李自成真的用复社改革明朝,也不会比这个更离奇,这个离奇程度几乎相当于石达开俘虏曾国藩后用曾国藩建立政权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