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誉:范仲淹的情怀

岳阳楼图

王丹誉:范仲淹之忧何忧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而对复修竣工的岳阳楼图卷,发出了“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写就《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掩卷追思,感慨万端。范公全文贯穿一个“忧”字。纵观范公一生,可以看出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感叹,绝不是一时兴起而发。范仲淹此忧何忧?此忧何来?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毕生为天下民生为己任,为官清廉,体恤民情。皇祐四年(1052 年)病逝,终年64岁,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毕生以心忧天下为己任。

岳阳楼照片

生于忧患的范仲淹,从小立志济世。幼年丧父的范仲淹,因母亲谢氏改嫁被带到继父朱家,生活苦难至极。求学时,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因为太稀无法果腹,只好等粥冷却后,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充饥……如此历经多年。在自己如此艰难的时刻,少年范仲淹不是忧一已之得失,而是心忧天下,真是难能可贵。当时就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范仲淹的志向无论是良相,还是良医都是要济世救民。

范氏义庄匾额

他既立心忧天下的天志,并且做到坚刚不夺地坚持。在应天府书院,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的“昼夜苦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有位同学是大官的,非常敬佩。同学就把范促淹的感人事迹告诉了自己父亲。同学的父亲便叫官府给范仲淹备一份丰盛的饭菜送送去。范仲淹却婉言谢绝了这番美意:“我已经吃惯了粥,一吃这样的美食,恐怕就再吃不下冷粥了。”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大中祥府八年( 1015 年),二十六岁的范仲淹考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苏州范氏义庄今为当地中学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范仲淹早年出任邠州(今陕西咸阳西北部)知州,有一次在公休假日,他带领全体同僚到郊外设宴聚会。正要开宴之时,只见酒楼下有人披麻戴孝哭天抹泪,在置办棺木葬具。范仲淹立即让人打听缘由。原来,外地的读书人客死在当地,准备就近在郊外安葬,却因家中贫困没有置办不起棺木葬具……范仲淹闻此,退掉酒席,并且当场带头募捐,将死者妥善安葬。在场的人个个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范仲淹的书法

乾兴元年(1022 年),黄海防堤年久失修,汛期潮水涌入,大片良田渐次沦为盐碱滩,三千多户人家成为流离失所的灾民。天圣二年(1024年)秋,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令范仲淹见此惨状,痛心疾首上报朝廷修复海堤。范仲淹亲率民夫,赴海修堤。不料,一场大海潮,吞噬民夫百人。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狂风恶浪冲到他身上,官民四处躲避,范仲淹泰然自若,地指挥施工。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抢修,绵延数百里的防海堤,把惊涛骇浪锁在黄海之滨。流亡多年的数千民户灾民,返回家园。人们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都把海堰叫作“范公堤”。

范仲淹题跋

对贫困学生,范仲淹总能送上雪中送炭般地关怀。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母亲谢氏逝世,范仲淹回家服丧。因此时居住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又应邀帮助训导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应天书院。一次,遇到一个游历的学生孙复。范仲淹见他学识不凡就当场资助了他千文钱。第二年,这孙复又来找范仲淹。范仲淹再次资助千钱,并劝他安心求学。孙复道出无力瞻养老母的苦衷。范仲淹立即帮他在书院找到一个勤工俭学的工作。从此,孙复就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十年之后,他就成为名满天下大学者。范仲淹一生帮助、培养的人材又何止一个孙复。诸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人都是经范公指点,终成国家栋梁之材。

他把扶贫济困当成世代的事业。《宋史》记载》:他“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他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个义庄——范氏义庄,是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他第三次被贬后在家乡吴县捐助田地1000多亩创办的。他把义庄田地的地租等收益全部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由他主持订立义庄章程,规范义庄的宗旨和管理。他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宰相范纯仁、三儿子尚书右丞范纯礼又先后继承父亲遗志,续增规条,使义庄能长久地维持。后世范氏子孙继承祖先遗志,对义庄屡有捐助,使得义庄日益壮大。直到清末,范氏义庄仍有良田5300多亩,先后持续了八百多年,救济无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