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闻名天下,却也曾做过荒唐之事,后来又被刘备效仿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发生在黄巾余部围攻北海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孔融、管亥和太史慈。原文如下:

孔融大惊,急点本部人马,出城与贼迎战。管亥出马曰:“吾知北海粮广,可借一万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孔融叱曰:“吾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与贼耶!”管亥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融将宗宝挺枪出马;战不数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宝于马下。孔融兵大乱,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面围城,孔融心中郁闷。麋竺怀愁,更不可言。次日,孔融登城遥望,贼势浩大,倍添忧恼。

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开门”。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贼众赶到壕边,那人回身连搠十数人下马,贼众倒退,融急命开门引入。其人下马弃枪,径到城上,拜见孔融。融问其姓名,对曰:“某东莱黄县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老母重蒙恩顾。某昨自辽东回家省亲,知贼寇城……某故单马而来。”孔融大喜。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因他远出,有老母住在离城二十里之外,融常使人遗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来救。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围攻徐州,徐州刺史陶谦派遣麋竺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没想到麋竺刚到,黄巾余部管亥带着数万兵马进攻北海。孔融率部出城迎战,被管亥击败,只得退入城中。管亥随即下令对北海展开围攻。就在孔融无计可施之际,太史慈突然冲入城中。此后,他又前往平原向刘备求救。最终,刘备等人杀死管亥,解了北海之围。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左冲右突”, 意为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股故事情节,其实分为三个部分,麋竺来到北海求援、管亥围攻北海,太史慈单人独骑进城。与真实的历史相对比,第一部分是小说作者虚构的,而后面的两个部分则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入侵徐州后,陶谦随即向盟友求援。“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田楷时任青州刺史,与时任平原相的刘备一样都是公孙瓒的部下。而在《三国志》相关传记当中,也并未出现过陶谦派遣麋竺向孔融救援的记载。小说作者之所以如此设计,主要目的有两个,一则是突出太史慈的忠义,二来则是为了彰显关羽的武勇。

至于小说提到的管亥围攻北海,太史慈单人独骑进城这两个故事情节,在历史上地区发生过。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时融以黄巾寇暴,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慈从辽东还……慈留三日,单步径至都昌。时围尚未密,夜伺间隙,得入见融,因求兵出斫贼。融不听,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围日逼。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城中人无由得出,慈自请求行。”不过,此次事件既不是在曹操进攻徐州期间,整个过程中也并未出现麋竺的身影。

这里附带谈谈孔融这个人物。此人不仅是孔子的后裔,还是汉末的文坛领袖,享有地位崇高。不过,尽管这位老夫子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但做官的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甚至还闹出一个大笑话。《后汉书•孔融传》载:“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城夜陷,乃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孔融此举,看似从容不迫,实际上是走投无路,坐以待毙。不过到头来孔融还是选择了保命要紧,自己落荒而逃,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不顾,对于一代大儒而言,此举无疑是一种耻辱。巧合的是,当年救过孔融性命的刘备后来也多次出现类似的情节,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孔融的影响,有样学样。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三国演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