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的迎亲花轿,有点“名堂”哟

奉节的迎亲花轿,有点“名堂”

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

轿子原名“舆”,最早记载见司马迁的《史记》,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轿子了。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轿”之名。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民间并无此风俗。

此民民俗风源起宋高宗赵构的一场历险:宋室南渡之初,高宗往宁波流窜,途中遭金军拦截,冲出包围后,人已落单,惶恐间又被一片湖水挡住去路。眼看追兵将到,高宗准备投湖自尽。正巧,有个乡村姑娘在湖边浣纱,指着湖水对他说:“这里水浅,相公快快下去,只管仰起鼻孔透气,我自有办法搭救。”高宗依言下湖,待湖水没至颈部,把头仰起露出鼻孔在水面上吸气。那村姑旋将手上的白纱迎风一抖,撒向湖面,飘飘洒洒,正好把他全遮住了。金兵冲到湖边,四望不见高宗身影,喝问村姑是否见过高宗,村姑伸手胡乱指了一个方向,称高宗已经逃跑。金兵立即调转马头,朝着姑娘所指疾奔而去。

待金兵走远,姑娘收起白纱,把高宗搀上岸来,带他回家去换了衣服,并找船将其送到对岸。时隔两年,宋高宗在临安(今杭州)站稳脚跟。随后便传旨宁波府,要求寻访那个有“救驾”大功的村姑,结果无人出头领功。高宗特下圣旨一道:今后凡是女子出嫁,特许乘坐四人抬杠的轿子。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自此轿子发展到民间,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并日益普及。

南宋孝宗皇帝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椅子、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褥、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这是最早的“彩舆”(即花轿)。宋代夔州有此民俗民风,还得从瞿塘峡内的石刻《皇宋中兴圣德颂》说起。

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赵公硕来到了夔州,受到了夔州知府王伯痒的高规格接待,当晚,王伯痒请了时任夔州通判陆游,转运判官赵不忧作陪,以夔州坛子鸡、汪妈泡菜、神仙豆腐、青龙状元糕等乡土名菜款待他。酒席之间,四人对孝宗皇帝的中兴抱有极大的希望,赵不忧当场撰文《皇宋中兴圣德颂》,请书法家赵公硕当即书写,来赞美南宋高宗皇帝“禅位”与孝宗的美德,即颂南宋之“中兴”、赞高宗之“圣德”。王伯痒与陆游当即呼好,“如此美文美字,当隽刻于瞿塘峡中昭示后人”,四人饮酒作诗作文,好不痛快。

酒后谈到了孝宗皇帝为皇后制造龙肩舆”的趣事,而且京城早已经蔚然成风了,觉得此事可以结合夔州及古代巴人的民风习俗,在民间推广,要加大对“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执行力度,两大军政地方官同时在场所定下的事情当然落实得很快,民间婚嫁使用“花轿”就开始在夔州流行了。于第二年春,这943字的文章就刻在了瞿塘峡粉笔崖上,幅面纵4.1米,横7.2米,字体大小20厘米。

工程完毕后,王伯痒此时已经生病了不能前去观看(一年后病死),只有陆游去了,之后陆游写下了《木兰花 立春日作》: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睹物思人,诗人全无喜悦之情。1173年,陆游也改任蜀州通判离开了夔州。

夔州民间婚嫁花轿,从此开始流行,直到到民国时期,广大的山区抬花轿道路非常难于行走,而且还衍生出了抬陪嫁的习俗以外的发亲总管言子和花轿号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