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中的“愣头青”,一生忠于发妻,创造了两个最常用的字

新文化运动的本质其实也能够算得上是一场改革,而与一般改革不同的是新文化运动这场改革没有大量的杀戮,而是有着更加艰难的文学对抗。

不过既然是改革那么自然也就会有着冲突,有冲突存在,那自然是有斗士。鲁迅评价新文化运动中只有三人能够入得了他的眼,那就是陈独秀、胡适和刘半农。

陈独秀是大刀阔斧,胡适是示敌以弱。而刘半农的方式如今看来显得要比其他两种高明,那就是打进敌人内部。

一、新文化运动的“愣头青”

按说以刘半农这种打入敌军内部的做法,绝对不能算是愣头青。但其实他和这个称呼还真就是挺搭配的,因为他一点都没有自己掩人耳目的自觉性。

如今说起打入敌人内部,那基本就是特务之类的职业。这类人一般的做法都是让自己没什么特点,但是刘半农却不是,而是在当时做足了出风头的事情。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件事就是当时他想要编一本“骂人专辑”,这本书中不仅要记录各个地区骂人的方法,更是连古人骂人的方式都算上了。

那段时间刘半农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让人用家乡话来“骂”自己,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章太炎,两人的“谩骂”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了中午。章太炎更是从汉朝时期的骂人方式一直说到了清朝时期的骂人方式。

当时许多人都以为刘半农只不过是好玩,但却没想到这本所谓的专辑最终没出,却成了刘半农用来讽刺那些食古不化人的利器。

后来刘半农和钱玄同演了一出戏,钱玄同先是用化名陈述了新文化运动的罪状和弊端。然后钱玄同便用“骂人专辑”举例,随后将钱玄同所写的文章驳斥的体无完肤。

直到这个时候,章太炎等不赞成新文化运动的人才知道自己掉进了刘半农所布置的陷阱里面。

二、因妻子得到灵感,最终创造两字

我国最初是没有“她”和“它”这两个字的,这点从《英国文语凡例传》的最初版本就能看出来,当时将she和it译作了“他女”和“他物,这种翻译自然是不方便的。

不过我国却没有文字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这两个字的意思,最初刘半农将she译作了“伊”。这点虽说有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但是易学性却是不高。

后来刘半农在给妻子写信的时候得到了灵感,创造出了“她”这个字。后来刘半农举一反三地创造出了“它”,所以说这两个常用字的创造者就是刘半农。

其实这其实算不上是一件多困难的事情,但为何当时却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虽说号召男女平等,但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大多数人都将这一点忽略了而已。

而刘半农能够想到这一点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而且还不是那种附庸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相交。

如今我们纵观民国时期中的夫妻感情,其实大多还是男尊女卑,哪怕是那些著名的人。真正做到了,或者说贴近男女平等的很少,刘半农就是其中之一。

三、好事多磨的婚姻

刘半农和妻子的婚姻在当时看来绝对算不上是自由恋爱,但要说是包办婚姻的话其实也有些勉强。

当时刘半农常常会陪着母亲去寺庙,时间一长母亲就和同样来上香的朱家女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而刘半农也就和同样陪母亲来上香的朱蕙成了好友。

朱蕙是朱家的大女儿,不过比刘半农大了三岁。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绝对是由来已久的,所以刘半农的母亲就生出了让朱蕙嫁给刘半农的想法。

但是这件事却被刘半农的父亲拒绝了,认为两人的年龄差距太大。毕竟当时刘半农才十一岁,而朱蕙已经十四岁了。

不过其实刘半农父亲的真实想法并不是这个,而是两家的家境差距太大,算不上是门当户对。不过朱家却对这门寝室非常赞成,甚至当时还定下了朱家二女儿和刘半农的婚事。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最终刘半农的妻子会是朱家的二女儿。但是这个刘半农的未婚妻却早夭了,最后朱家还是将大女儿嫁了过来。

其实刘半农当时对这个大女儿也很有好感,这点从两人订婚后就能看得出来,按照当时习俗,两人订婚后是不应该见面的。

但是刘半农却常常去见自己的未婚妻,甚至因为未婚妻缠足而痛苦时他在朱家大闹了一次,目的就是不让朱蕙缠足。

但这件事在当时几乎就是不可商讨的事情,所以最终朱蕙还是白天缠足,以此来应付家里。而晚上则是将缠足放开,这样也就不会太不舒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