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之后各个朝代就不再定都长安?原因不是你想的那样

长安在唐朝时期真正发展成了一个世界大都市,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中心,极盛时期可容纳百万人口,其繁华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也正是在唐朝,长安这座城数次遭到毁坏,已经再也无法承载一个朝代的命运。

早在隋朝建立的时候,汉长安城就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经过几百年战争的洗礼,长安城面目全非,连水质也不再适合饮用。因此隋文帝建国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建立都城,这就是大兴城,修建在汉长安城的东南方向上。而唐代隋之后,李渊命人将大兴城扩建,并改名为长安城,做为大唐的统治中心。

但实际上,当时的经济中心早已想东南方向转移,而且长安的气候也并不是很好,虽说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但是疏通进长安城供水还是比较复杂的。另一个就是粮食问题,长安城中百姓众多,需要的粮食更多,我们知道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就是用来沟通南北水渠,运送粮食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的。江南一带和蜀地粮食储备丰富,而长安的交通和运输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在隋唐时期,洛阳在很长时间内是以陪都的形式存在的,有时候直接迁都到洛阳,做为长安的补充。

而还有一个原因则和戎狄有关系,长安地靠西北,像突厥、吐蕃等国很容易就兵临城下,威胁长安的安全。李渊在位的时候一度为了躲避突厥想迁都湖北地区,只是在李世民等人的劝阻下打消了这个念头。实际上,突厥大军确实曾达到了渭水便桥,距离长安城很近很近,而吐蕃大军则曾直接攻进了长安城。

当然对于长安城的破坏,四夷的力量还并不是很强的,倒是帝国内部的各种叛乱更强悍些。长安城之所以无法做首都,与长安城的被毁坏也有很大关系。这里,四姑娘就来说说终唐一代,长安城遭到的毁坏。

安史之乱是唐长安城遭受到的第一次毁坏。756年,潼关失守之后,唐玄宗就放弃了长安,带着杨贵妃等灰溜溜的逃往蜀地,第二天,长安城中的百姓和大部分官员才知道唐玄宗跑了,于是大家争相逃跑,而胆子大的人以及盗匪等则在长安城中该抢的抢、该偷的偷、该毁的毁,几天之后安禄山就进了长安城。

叛军将随唐玄宗出逃的官员的家属全部杀死,又逼着其他的官员、宫女、宦官等到洛阳听凭发落。长安城一时间人心惶惶,一年多以后才被郭子仪收复。唐玄宗开了大唐皇帝逃亡的先例,自此,长安城数次落入他人之手,自然都没有得到善待。

第二次就是763年,当时安史之乱刚刚被压下去,长安城中兵力空虚,吐蕃大军长驱直入,唐代宗狼狈的逃到了陕州。长安城落在了吐蕃的手中,他们扶立金城公主的兄弟李承宏为帝,然后开始对长安城进行洗劫。

《资治通鉴》记载:吐蕃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

吐蕃大军能带走的就都带走,带不走的就烧掉,这次对长安城的毁坏是很严重的,百姓没办法都跑到了山林中躲避起来。好在吐蕃军在长安待的时间并不长,半个月就被郭子仪赶出了长安城,唐代宗和百姓们得以继续回到长安城。

第三次就是泾原兵变。唐德宗继位之后,试图解决藩镇问题,却引发了四镇叛乱,李希烈兵围襄城,唐德宗调泾原诸道兵马救援襄城,但是当泾原的五千兵马长途跋涉到达长安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只有粗茶淡饭,更没有任何奖赏,本就又累又饿的泾原兵哗变,抢掠长安城,并拥护朱泚为帝,唐德宗则逃到了奉天。

另一次对长安城毁坏很严重的事件就是黄巢起义。880年的冬天,黄巢军进入长安城,值得注意的是,在黄巢进入长安城的最初,对百姓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宣称的就是为了百姓才起义的,甚至他还给贫农分发财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黄巢军开始在长安城中制造流血事件,四品以上的官员基本被杀了个干净,而富户的财产则被抢了个干净,随后黄巢军就开始杀百姓。黄巢并没有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所以很多时候他也无法阻止这种杀戮,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后来,远在四川的唐僖宗开始组织反抗,各道节度使领兵围攻长安,黄巢带兵到了灞上,而唐军进了长安城,得知黄巢军撤离,并没有急着攻打黄巢,而是在长安城中劫掠,结果被黄巢又赶了出去。针对长安城中有百姓协助唐军的行为,黄巢下令血洗长安城,黄巢军在长安城中杀死了八万之众。

长安城落在黄巢手中三年,可以说是遭受了非人的折磨。黄巢起义被平定之后,藩镇割据成为天下大势,唐昭宗成了军阀们争抢的对象,军阀们更是数次攻进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毁坏。而在最后,唐昭宗完全被朱温控制。904年,朱温逼着唐昭宗迁都洛阳,这一次,长安城再次被毁。

《资治通鉴》记载: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

这样一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大都市终于被毁的面目全非,再也看不见曾经的荣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