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是如何丧失移动支付战场的?

与其它公司上市画风不同,人们对拉卡拉上市的集体反应是:这家公司竟然能上市?

成立于2005年的拉卡拉是公众印象中久远的存在,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拉卡拉曾在支付行业窗口期,以网红身姿占据行业的第一梯队。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用户们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上流连,谁还记得拉卡拉这个古典的“支付一哥”。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回顾为何创立拉卡拉时称,2005年,传统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新经济时代无法满足,比如说网上的支付,网上的缴费等新需求,拉卡拉的电子账单平台和自助综端,把便利店变成银行营业厅的延伸。

现在来看,孙陶然似乎扮演着支付市场教父的角色。在互联网早期,敏锐的玩家们往往会抢先占领细分行业先机,人们会将这类公司视为细分市场的教育者。互联网发展史上,这样的公司并不少见。但与“早起”对应的是,这类公司并非是市场最大的收获者。

以电商行业为例,成立于2012年的本来生活网是生鲜电商领域最早一批吃螃蟹的玩家,但历经5年的等待后,生鲜电商赛道才呈现出爆发之势。幸运者则是另一番景象。创立于2015年9月的社交电商拼多多在不到 3年的时间在美国上市,“早起”的本来生活网至今未还在盘算着如何实现盈利。

“起得最早,却赶了个晚集”。拉卡拉的尴尬处境埋藏着江湖骤变趋势面前的无奈。

巨头前的大溃败

在过去几年间,拉卡拉数次冲击资本市场未果,上市命运坎坷艰辛。在这里,《互联网一线洞察》无意解读其中原委,我们不妨探讨个更有价值的话题,在移动支付大行其道的当下,为何昔日的“支付一哥”会错失金融科技的先机?“早起”的拉卡拉如何赶了晚集?

根据招股书显示,拉卡拉专注于为实体小微企业提供收单服务和为个人用户提供个人支付服务。数据显示,其核心收入主要来自企业端,个人支付收入占比到2018年已不足2%。

联想到身为移动支付领域的“鼻祖”的过往,这其中难掩苦涩的意味。它更清晰的指向是,拉卡拉在这场移动支付大潮上的「大溃败」。

但拉卡拉并非是被大潮一夜间击倒的。

拉卡拉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几乎站到了移动支付赛道的同一起跑线,在那个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总规模不过百亿的时代,尽管支付宝和银联的China Pay占据了半数以上的交易额,但依然留给了诸如拉卡拉,汇付天下这些早期第三方支付探索者足够的生存空间。

如果说,较早的进入时机给了拉卡拉在巨头主导下的生存机会,这是时间战场上赢得的空间,那么在随后的金融科技的大潮下,拉卡拉的命运则是落后的生产力不敌时代趋势的必然。

2013年,微信支付问世。这一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总体规模突破1.3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占到70%的份额,腾讯的财付通仅占3.3%。落后的腾讯发力猛攻移动支付,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入口争夺战随之打响。

当巨头的铁骑纷至沓来,早起之秀们建立的护城河瞬间失守。巨头手握流量和用户,场景,资金配套齐全,战局不言自明。拉卡拉前期用数以万计的自助终端打下的个人支付市场在这场战争中毫无抵抗之力。从2013年开始,拉卡拉个人支付业务的营收占比不断下降,从当年的33%降至2018年的1.9%。

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已悄然而至。

围绕用户的金融需求和场景正在改变。个人用户的支付习惯从线下刷卡逐渐转为移动支付,他们毫不犹豫地拥抱起了支付宝、微信支付。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市场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方研究机构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7.2万亿元,环比增长7.78%。其中,支付宝以53.78%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腾讯金融(含微信支付)以38.87%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二位,两支付巨头占据了整个市场的92.65%份额。。

有人问,难道拉卡拉这样的”古典“支付公司对移动互联网之势毫无察觉吗?

失败的自救

并非如此。

2012年,嗅到了移动支付的气息的拉卡拉推出了手机读卡器作为应对。它可以实现的是,用户插在手机上,然后就可以实现触碰支付,拉卡拉会从每笔支付中获得0.5%的手续费。这个产品参考了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做法。

成立于2009年的Square主要用户群体是缺乏支付设备的中小微商户。与拉卡拉面临的巨头围剿的情形相似,Square也面临来自PayPal、Apple Pay等移动支付机构的竞争,但Square的产品策略在中小微商户群体中却保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Square有着多元化的运营策略,其业务范畴涵盖硬件,软件,商家借贷业务,餐饮配送业务,支付等生态。在智能硬件产品版块有系列布局,包括推出Square Contactless and Chip Reader,售价为49美元,是一个带有无线NFC识别支付功能的读卡器,刷卡时不再是刷磁条而是整张卡塞进Square Reader里。

但事实证明,这种拷贝来的做法在中国行不通。在BAT引领的金融科技趋势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已被充分运用,阿里,腾讯两家巨头在技术识别和安全保障的城池已足够牢固。

试想一下,通过类似手机软件就可以实现的功能,用户为什么还有搞一个硬件来插到手机上呢?况且这个小插件还要卖199元?

拉卡拉在读卡器市场受挫后,紧接着拉卡拉在智能硬件产品上再度发力。

2015年,拉卡拉在这年7月推出了智能手环“考拉”,用户无需打开手机调用二维码,挥一挥手臂就完成支付。彼时正是智能穿戴设备兴起之时,智能手环、手表、眼镜等概念被市场疯狂炒作,拉卡拉的智能手环似乎赶上了智能硬件的热潮,但短暂的智能穿戴设备概念很快退潮,“考拉”的市场征程宣告失败。

至此,拉卡拉在移动支付的先发主场优势已丧失殆尽,面对汹涌的移动支付之势,一系列自救之举终究难挽败局。

客观而论,拉卡拉并非是个不努力的孩子。它曾经站到了移动支付战线的前言,在新的科技浪潮袭来时也付诸实际行动挽回局面,但在巨头的移动互联网赛道里势单力薄,毫无战斗力。

这其实是两个在不同游戏规则下的比赛。在拉卡拉的早期世界里,只要坐着收费就行,旱涝保收,而在腾讯和阿里的战争里,拼的是移动互联网的综合配置和服务生态。对于一个自助综端的拉卡拉而言,显然并不具备相应的生产力。

可仅仅归结于行业趋势的变数,似乎也难以揭示其问题症结所在。

我们来看看当遭遇金融科技趋势,拉卡拉的应对之策。拉卡拉对Square在硬件领域的跟随看似顺应科技趋势,实则没有考虑到市场差异。

同为支付公司,Square的生态涵盖硬件,软件,商家借贷业务,餐饮配送业务,个人对个人支付业务等领域,这是一家有着用户壁垒和护城河的科技金融公司。

其对硬件产品的定位是不承担盈利职能,而是用于扩大商户数量,增加商户粘性,以此扩大交易收入的规模。也就是说,这是典型的互联网流量玩法。

而在国内BAT的框架下,指望利用硬件这张牌打赢bat,拉卡拉忽视了巨头的基础配置和技术实力。换作今天,也许创业者会友善地提醒一套互联网生存法则:避开和巨头的直面竞争,建立拥有闭环能力的业务生态,或者具有垂直核心优势的发展区域。

个人支付市场被巨头卡住后,拉卡拉的求生之路瞄准增值业务。目前收单业务已成为拉卡拉的营收主力。业内人士认为,拉卡拉在上市后仍将面对机构间技术创新的赛跑。

孙陶然欣慰于苦熬14年,拉卡拉终迎上市成人礼,但上市其实只是新的起点。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关注。

热闹之余,拉卡拉面对的是一场金融科技创新赛道新的战争,资本市场的弹药只是资源基础储备,拉卡拉还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玩法。在接下来的金融科技下半场,它可不能再落后了。

沟通邮箱:bclm1106@163.com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