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出来后你知道多少?快来看看吧

自8月31日《电商法》正式颁布后,对于《电商法》将对电商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很多文章对《电商法》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但大部分仅限于对法条本身的解读,并没有结合电商行业已有的规则,对电商行业可能存在的影响鲜有深入的分析。更有一些文章认为今后个人卖家将无法生存,这类相对偏激的解读,也给部分电商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困惑.

那么谁是电商?电商要做什么?

首先是公司、自然人、非法人组织,首先我们不用考虑组织,基本上要么是个人,要么是法人,法人就相当于公司。这样的人或者组织卖东西、卖服务或者帮助别人卖的就是电商。也就是说,这个法律适应的是电商,淘宝也是电商,马云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电商,我们是帮助电商的。现在规定帮助别人的也是电商

我们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电商行业的发展,尤其注重研究电商规则。

电商法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简单来说,国家希望通过立法来实现“两头管理”,对小卖家设立准入门槛,给大平台增加责任,以便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最终实现平等对待线上线下经营者的目的。

然而问题确实存在。一方面,在大量的从业者之中,既有很多良心卖家和优秀的有梦想的中小卖家,却也不乏部分浑水摸鱼之人,从而导致线上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质量标准不一,甚至一些法律法规禁止销售或限制销售的商品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常有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电商的快速成长,挤压了线下实体经营者既有利益,线下实体对线上线下的不平等对待(主要是指市场主体登记、税收)怨声载道。

综上,近几年对电商规范的呼声一直不断,国家确实需要制定一部针对电商的综合性法律,来有效的促进和约束电商行业的发展。因此《电商法》在4次审议,历经5年后最终通过。

电商法主要规定了些什么?

有一点要明确的是,尽管之前并没有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来约束电商的经营行为,但是电商从来不是法外之地,电商与线下实体一样受到《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等这些法律的约束,而且作为线上的商业存在,还受到职业索赔人更多的“青睐”。所以作为电商从业者不要仅仅关注一部《电商法》,而是要了解与其相关的多部法律法规。

市场主体登记

第十条规定,电商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第十五条规定,电商经营者应当在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信息。

这两个条款规定所有电商从业者(包括个人卖家在内)都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并要求在网页显著位置公示。按照之前《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0号)的规定,线上经营者如果没有实体店又是自然人的,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也就是不强制要求办理营业执照而现在明确了凡是电商经营者都要办理营业执照。

运输风险和订单的成立

第二十条规定,电商经营者应当按约定的方式、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承担运输风险。

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这一个法条主要规定了经营者应当在承诺的时间内发货,并且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灭失、损毁的,由经营者承担。实际上平台也一直是要求卖家按照约定时间发货的,否则根据《淘宝规则》、《天猫规则》卖家要承担违约金或者赔付天猫积分的。在销售过程中,卖家一般也不会主动向承诺买家几天内会收到货。如果没有约定交付时间,那么对卖家来说也没有太大的风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