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门槛再提高,造车新势力哀鸿遍野,汽车不是想造就造

我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市场,2018年度销量达到125.6万辆,成为市场的新风口,光国内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数量已经达到486家,用“泛滥”二字形容也不为过。

新能源车这块香饽饽,引起资本市场不少的轰动,想要造车的人也不在少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在投资者看来,只要有个颇具吸引力的PPT,加上融资得来的钱,造车就变得再也简单不过。



而现实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即使资本市场的热度不减,最终能实现量产的造车新势力是寥寥无几,大部分造车新势力还停留在PPT阶段,而达到量产能力的造车新势力 ,又面临着生产资质这个重要门槛。

由于申请造车生产资质门槛颇高,目前,只能通过代工和收购两种途径获得生产资质,而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前期选择代工模式生产,后期则自建工厂,代工合法化,一方面能使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尽快量产,还可以解决部分传统车企产能过剩的问题。

但接下来造车新势力的日子要变得越来越难过了,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报道,汽车企业代工管理办法或于今年6月出台,并对代工和被代工的车企均提高了要求。

代工省事但资源越来越少


由于资质这个门槛难以越过,对于创业初期的造车新势力,代工成为最省时省力的办法,但他们只能寻找那些不温不火的边缘化车企,像吉利、长安这些自主品牌老大,都有自己的产品规划和设计产能,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很少有闲情去帮造车新势力去代工。

所以,蔚来选择了江淮代工,小鹏选择了海马代工,电咖选择了东南代工,代工虽然说是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但这些车企自身产品销量并不大,这其中的原因和其生产流程、品控、质量口碑都脱离不了关系,选择这些边缘化车企代工,意味着自己产品的质量、交付时间等都是难以把控的。



蔚来作为跑得最快的造车新势力,2017年底上市的ES8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上市至今舆论从不离身,车机系统故障率高、续航里程大打折扣,毫无44.8万售价应有的品质,影响了蔚来汽车品牌的声誉。

出于代工存在的各种不可控因素,也不乏资金充裕的造车新势力选择购买“壳资源”来获得生产资质,拜腾8亿收购天津一汽,车和家花费6.5亿收购重庆力帆,优质的“壳资源”是越来越少,能提供代工生产的厂家也越来越少。

显然,造车新势力的淘汰赛,在选择代工企业或者收购资质的路上已经展开了,资源是有限的,但造车新势力的数量却越来越多,国家决策层面有必要提高电动汽车制造的进入门槛,培养更精更具竞争力的车企,而不是粗制滥造的车企。

两提代工门槛


跑得快还是有优势的,蔚来找上江淮代工那会,还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在2018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项目管理,从之前的事前审批调整为备案管理。

对于主要法人股东的条件限制条件增加,要想获得生产资质,必须满足上两个年度累计销售3万台/30亿元销售额等门槛,《规定》表面上是放宽了准入门槛,但实际上要求的标准和规定变得更为严格,这是代工门槛的第一次提高。



而第二次门槛提高,则是近日外媒报道将于6月出台的汽车企业代工管理办法,根据正在起草的新的管理规定,要求企业须满足以下条件:

1.被代工企业过去3年内,在国内的研发投入至少达到40亿元人民币;

2.被代工企业过去2年,全球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至少达到1.5万辆;

3.代工企业同一地点代工年产能不低于5万辆,且至少连续代工3年;

4.被代工企业最多只能与两家代工企业签署制造协议;

对于现有的造车新势力来说,除了截至今年5月已交付17,550辆的蔚来汽车,其他造车新势力很少能符合以上的新标准,门槛的再次提高,意味着国家决策层面在逐渐收紧如今造车企业的规模,对造车新势力造成一定的威胁,当然,新的管理规定仍存在修改的可能性。

防止造车泡沫


2000年IT行业互联网泡沫、近年来的共享单车泡沫,显然,任由造车新势力这么野蛮生长下去,互联网造车泡沫也即将来临,据数据显示,我国41家车企在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累计年产能已超千万辆,但按照我国2020年新能源汽车200万辆的销量规划计算,即使不完全投产的状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也将面临严重过剩。

从融资金额来看,光是几个头部队伍就足以将互联网造车推向高潮,蔚来汽车累计融资超270亿,威马汽车累计融资超230亿,小鹏汽车累计融资超100亿,很多跨界投资人就像李书福当年刚出道一样,认为汽车就是简简单单的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



光烧钱已经不是造好车的前提条件,一辆汽车要经过研发、制造、测试、量产四个基本步骤,传统汽车品牌打造一款新产品是完全按部就班进行,而对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来说不具有完备的造车实力,时间上也不允许,也不排除存在一些只想通过资本套现的PPT造车企业。

所以,最终呈现到群众面前的,可能是一辆拼凑出来的产物,有可能连最基本的安全、耐用性都保证不了,提高代工门槛,也进一步加速造车新势力的洗牌期,优胜劣汰,真正有实力的造车新势力才得以留下,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健康地发展下去。

你们认为造车新势力最终能活下来的有多少家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