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意外的好,第八代酷睿RedmiBook 14轻便本热点解读

小米集团红米笔记本RedmiBook 14刚上市,i5款(i5 8265U/8GB/512GB SSD)售价4299元,首发期间价格只要3999元,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都在问这台笔记本的真实水平,所以牛大叔也就将它扒了过来,为大家精准解读。

评测机规格:

显示屏:中电熊猫14英寸FHD

处理器:i7 8565U(4/8,1.8GHz/4.6GHz)

内存:单通道8GB

显卡:MX250独显+UHD 620集显

存储:512GB三星PM871b SATA总线SSD

接口:(机身左侧)电源口、HDMI 1.4、2×USB 3.0口;(机身右侧)1×USB2.0口、3.5mm耳麦口

网络:英特尔AC9462 802.11ac无线+蓝牙

重量:1.5kg(含46Wh电池)

系统:Win10 64位中文版



Q:该机的主要卖点是什么?

续航意外的好,内部温度低

RedmiBook 14内置了来自“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46Wh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而该电池的实际容量达到了50Wh,超出设计指标不少。按照牛大叔的经验,这样的配置在本地视频播放时,可续航13小时+,不过,在屏蔽掉独显,设置为“满足室内正常观影需求低限环境”(本机为40%屏幕亮度+48%音量)后,用Win10自带《电影和电视》循环播放720P MKV格式《LUCY》正片部分4小时,电量仅消耗24%,推测续航正好为1000分钟(与Win10系统自身预测一致),也就是16小时40分钟,坦率说这一成绩非常好,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当然,该机的续航长,与英特尔平台功耗低的特性密不可分,该机在禁用独显后,关屏闲置功耗仅1W出头;播放720P MKV视频,整机功耗也就5.4W~6.4W(偶现7W,瞬间值)。而在闲置功耗和部分应用功耗层面,酷睿U的竞争对手Ryzen U平台则要高出3W左右(不管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都如此)。

另外,作为A/C/D三面金属材质的全金属机身本,一旦内部发热大,那么C/D面的热感会非常强烈(热传导快,金属材质特性决定的)。不过,即便是极限负载的双考机测试,该机的发热和散热表现也都算不错。


▲这是Aida64+Furmark极限双考机35分钟后的情况(环境温度27℃)。显卡频率从单考GPU时的1400MHz左右降到了1050MHz,温度只有64℃。处理器温度最高68℃,频率1.48GHz,封装功耗10W左右。就双考的最终稳定功耗和频率来说,RedmiBook 14的表现“很典型”,大部分轻便/轻薄MX独显本在双考时,处理器和独显频率/功耗都会有所降低。但从性能层面,依然有不错的表现,可轻松满足轻量级游戏需要——这个部分后面会详讲。

前面提到该机是三面金属机身,所以热传导快。在极限双考机30分钟后,C面的左侧区域能感受到明显较热。其中温度最高的区域为主按键区的左侧,可达43℃,热感明显,但基本不影响操作。而该机C面右侧区域则相当凉爽,甚至可说没有热感。


实际上,如果环境温度进一步降到25℃,极限双考的处理器最高温度还会进一步降至66℃,这时C面的最高温度也就41℃,只是“能感觉到有点热”。小结来说,该机热源在键盘左侧的做法虽不理想,但总体算是比较凉爽的机型。


▲接口情况:左侧一个HDMI1.4口,两个USB3.0(无规格标识);右侧一个USB2.0,一个3.5mm音频口。

Q:性能释放情况如何?

为“降温”,性能调校保守,但怼同价位竞争对手绰绰有余

前面提到RedmiBook 14在双考机时,独显和处理器频率都会做一定的妥协。那么,该机的实际性能表现如何呢?另外,处理器性能单独释放时表现又如何呢?

回答这些问题要先说说该机的设计思想。双考过程中我们发现,70℃是该机的温度墙,为了不超过这个温度,处理器和独显的频率会不断进行微调(降低)。而70℃对于笔记本电脑内核来说是非常凉爽的,完全可以大幅提升——但之所以定一个这么低的温度墙,显然是为了降低用户的“手部热感”,也就是控制C面甚至是D面的温度。而基于这样一个思想,该机的性能调校不能激进,毕竟性能和温度是成正比的。



▲上面两个测试展现的是处理器的基准性能。该机处理器有10秒左右的爆发输出(可达28W),而后马上回归到标准TDP 15W。从基准性能来看,i7 8565U的性能显然是被压制了的,因为即便是i5 8250U/8265U,只要充分发挥,Cinebench R15也能跑到700cb以上(所以后面我们会告诉大家,建议大家买RedmiBook 14只买i5款即可)。

不过,任何产品的购买价值都不是纵向对比的,而是横向对比的。比如说:有轻薄本i5 8250U/8265U跑660cb~700cb的,但价格贵啊。而RedmiBook 14的i5款,价格才3999元,它的竞争对手其实是搭载Ryzen U处理器的同类轻便机型,怼得过它们,RedmiBook 14就有购买价值!那么,怼得过吗?答案是:如果是Cinebench跑分,558cb还真怼不过Ryzen 5 3500U/7 3700U,但实际的应用情况却完全相反:


▲Media EncoderCC 2019视频转码,4K@30fps 855MB《烤鸭》转为FHD@24fps,处理器方案,耗时6分11秒(上),处理器稳定15W,频率2.3GHz左右(温度最高58℃)。坦率说,就英特尔第八代酷睿U来说,这个成绩并不理想,因为一颗Cinebench R15跑580cb的i5 8250U(也只能算很一般的性能释放)在该项目中,都能拿下5分59秒的成绩。但Ryzen 5 3500U,25W功耗释放,耗时却要8分2秒(下),完败!


▲如果视频转码结合独显加速,英特尔+NVIDIA平台的RedmiBook 14领先幅度就夸张了。它采用NVIDIA的CUDA加速方案,转码时间可大幅缩减到2分57秒;而竞争对手的Vega8显卡只能采用Open CL加速方案,结果反而不如纯处理器方案,耗时竟要8分57秒(或是耗时差不多)。

如果PK游戏,实际表现差别也是天上地下。搭载MX250的RedmiBook 14即便处理器和MX250独显小降点频,也能将采用Vega 8和Vega 10集显的Ryzen U二代轻松踩在脚下。举两个例子:Unigine Valley基准测试,RedmiBook 14能跑37.1fps;而Ryzen U二代的成绩在19fps~22fps;生化危机5游戏测试,同样的FHD@默认画质,RedmiBook 14跑出了97.3fps的成绩,而竞争对手Ryzen U二代为59fps~67fps▼: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RedmiBook 14虽然性能调校保守,但在同价位机型竞争上,尤其是相对于同价位的Ryzen U机型,是有明显优势的!

Q:易用性体验如何?

扬声器不错,有应用生态,无摄像头和键盘背光

RedmiBook 14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思维下的产品,而这类产品有个典型特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可能提升明面儿上的用户体验,比如小米刚推出轻薄的13英寸机型时,就非常注重扬声器、屏幕和触控板的体验。当然,受制于成本,RedmiBook 14无法面面俱到,所以只能是“部分精彩”——它去掉了摄像头,去掉了键盘背光,但扬声器总体来说音质是不错的,且支持DTS音效。

另外,RedmiBook 14还引入了一套简约的预装软件,可快速/定时更换系统壁纸,可看时尚电子画报,另外,还提供了小米服务中心,可快速查看当地服务网点等实用信息。




▲RedmiBook 14在预装软件上显得简单实用,体验不错。

另外,该机也整合了一些小米硬件生态的功能,比如通过小米手环进行系统解锁,这个功能能够比较好地与Win10最新引入的“动态锁”功能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易用性。


▲与小米手环配对后,戴手环的用户靠近笔记本,敲击笔记本任意键就能解除笔记本的系统锁定进入系统桌面。而依靠Win10的“动态锁”功能,当用户离开,笔记本蓝牙侦测不到设备后,会在30秒左右自动锁定系统(系统说明说是1分钟,但我们实测为30秒)。


▲在一些细节上,RedmiBook 14也做得很到位,比如机身尾部(屏幕转轴侧)的橡胶垫脚条明显高于前部的,以形成更大的底部空间供空气流通,提升散热效果。


▲RedmiBook 14的内部没有升级空间,如果追求疾速可替换掉右下角的SATA SSD,更换为PCI-E总线的大容量SSD,反正现在SSD价格很便宜。另外,该机虽是单热管单风扇,但风扇的扇叶密度高,所以处理器/显卡温度在适度降低频率后还是很凉爽的。

Q:推荐什么配置?

买i5款,出货主力应该是8GB/512GB SSD配置

RedmiBook 14目前有三个配置,分别是:

●i5/8GB/256GB SSD/MX250 3999元;

●i5/8GB/512GB SSD/MX250 4299元(促销价3999元);

●i7/8GB/512GB SSD/MX250 4999元;

大家知道,在酷睿U机型的选择上,由于i5/i7本身性能相差不大,我们一向推荐买i5款。且正如前文所述,该机为了控制温度让机身凉爽,压制了处理器性能,也就进一步缩小了i5和i7的差异(甚至可说没有任何性能差异),自然,最佳选择就是i5款(性能几乎相同,价格便宜不少)。

而根据我们对小米的了解,入门配置款(i5/8GB/256GB)的备货应该不多,尤其是在前期首发促销3799元的情况下,早就断货了(本文截稿时情况)。真正的量产主力和出货主力,应该是i5/8GB/512GB款,该配置的售价为4299元,但本文截稿前,京东上不少经销商依然以3999元的特价在促销,性价比相对较高。

一句话结语:虽在功能和性能端有所妥协,但主配置的“底子硬”,依然有不俗性能表现,力压英特尔竞争对手机型,加之价格便宜,购买价值较高,消费者在3999元价位有了更多选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