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学府,百家争鸣之源——“稷下学宫”

6月,正逢手游《王者荣耀》“稷下”版本上线,游戏中“稷下星之队”的故事将在王者大陆第一学院——稷下学院展开。稷下学院的灵感原型正是来自于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所著名的学校,在属于它的时代谱写出一曲文化高歌,鲜为人知却又熠熠生辉。


文明的轴心时代

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学府


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养士之风兴盛。与战国四君子个人私养不同,官办的学宫也应运而生。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认为:在中国,书院的创始可追溯到很早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国首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战国时田齐官办高等学府,“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个地理特征鲜明又古色古香的名字,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潇洒抖落一身神秘风尘,再次来到人们面前。

“稷下学宫”的产生并非偶然,是痛定思痛下历史变革的产物。徐干《中论·亡国篇》说:“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

据历史考证,稷下学宫的实际创办人是齐桓公的儿子齐威王,齐威王初即位时,喜好饮酒声色,常常通宵达旦而不理朝政。但很快在邹忌、淳于髡的劝谏下振作起来,决心改变齐国的现状,进行变法改革。稷下学宫,便是齐国成功改革的产物。

这样一个学术沸腾的中心出现在齐国并不意外。从齐国的经济状况来看,齐国自步入春秋之后,就成为当时的大国强国,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居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到了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死齐简公取代姜齐之后,齐国的国势更为强大;其疆域辽阔,成为国土面积为方圆二千里的“四塞之国”,曾与西方的秦国并称为东西二强

据历史记载,当时齐国的农业之富,“粟 如 丘山”;鱼盐之利“通输海内”,实业之厚,“冠带衣履天下”。齐国都城临淄农工商并重 ,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已是拥有“七万户”的大都市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稷下学宫的产生奠 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齐国统治者雄心勃勃,素有“以一服八”的壮志,为了实现以齐国王天下的雄心壮志,他们急需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需要通过办学的方式为统一大业奠定思想基础和人才准备。

齐威王即位,为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

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就和齐宣王有关)。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世称“百家争鸣”。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然而,齐闵王后期,不听谏言,邹衍很快离开齐国去了燕国,随后,齐几乎为燕将乐毅攻灭。齐襄王时期,齐国重建,虽然努力发展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然没有能够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面貌。

不过,学宫的存在,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造就了战国文化的繁荣和齐国一时的强盛。

据山东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地位类似于今天的社会科学院。

“稷下学宫”的诞生正处人类思想文明最具创造性的“轴心时代”,同西方的“雅典学院”一样,东方的“稷下学宫”同步传授着诸子百家的思想智慧。东西方历史上这两份“沉甸甸的智慧”,共同压重了地球的“份量”。

历久弥新,灿若星辰的思想文化宝藏

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汇集的贤士多达千人,其中不乏有令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学者,如孟子(孟轲)、荀子(荀况)、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儿说、鲁连子(鲁仲连)、驺子(驺奭)等。

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杂家的代表人物淳于髡的学生达到了数千人,在稷下学宫排名第一。他以博学多才、“学无所主”、善于辩论著称,讲课生动、语言幽默。儒家学说代表孟子的学生规模则排名第二,其本人在稷下学宫的辩论赛也排名第一,而口若悬河的道家思想家田骈排名第三。

“稷下学宫”让这些存在于教科书和纪录片中的历史文化大家,变得有血有肉,仿佛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的一所学校中交流讨论、整理心得、撰写书籍。太多发生在“稷下学宫”的真实文化历史被留了下来,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 稷下精神千载传承

“一山一水一圣人”名震天下,一山为泰山,号称五岳之尊;一水即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圣人即孔子,古被尊为万世师表,今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由此三者,即足可看出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稷下学宫”弘扬的齐文化,是齐鲁文化核心之一。遥想当年,孟子曾两度游学于此,荀子曾三度为学宫祭酒,稷下先生、稷下学士共同把学宫打造成思想解放运动的策源地。曾经规模宏大的稷下学宫只留下一块遗址碑,这块土地早已为后稷所创五谷所掩盖,“远去了鼓角铮鸣”,而百家争鸣之声确已风行中华大地。

稷下学宫给今人至少留下几点启示:一是汇聚天下人才为我所用,需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气度,“解放思想”是前提;二是打破地域、身份、流派、思想限制,尊宠贤人,政治上有荣誉地位,物质上有优厚保障,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才能吸引“诸子百家”;三是重视游学这种教育方式,学生可自由寻师求学,老师可以招生讲学,学与教允许有充分自由,利于开阔视野,创新学术,培养人才。才能“一鸣惊人”;四是各学派之间要求同尊异,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并紧密指导实践,才能产生“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鼓励独立思考和自由交流,学各种学术思想激荡融汇。这根源于深厚的齐鲁历史文化底蕴,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齐鲁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后人的精神和行为模式。“稷下精神”中蕴含深厚的优秀文化基因在后世的不断实践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新优势,在现当代社会中迎来蓬勃新生。

(资料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