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软件咏叹调:为何难成中国制造之“魂”

图为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苏州同元的展台。王晓涛/摄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王晓涛

“有的企业采购软件,国外软件报价600万元,我们报价700万元,采购单位能一直压到300万元,因为在他们看来,几百万元对于国产软件来说价格已经很高了。”6月28日下午,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2019软博会)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的展台,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同元”)总经理周凡利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显得忿忿不平,他在解释为何软件报价会高时说:“国外软件只要做产品销售就行了,他们的成本就是卖套软件,而我们则要为企业做定制研发,成本自然要高些。”

事实上,苏州同元的遭遇只是整个中国软件业在国内市场的一个缩影。众所周知,“缺芯少魂”是制约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瓶颈,而其中的“魂”即是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软件。如何增强中国软件业的竞争实力,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依然是2019软博会的热点,而苏州同元的发展实践,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国产软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根本障碍。

我国八成研发设计类软件依赖国外

苏州同元的产品主要是系统智能设计与验证平台MWorks,属于设计工业软件,那么,目前我国工业设计软件市场呈现怎样的格局呢?前不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苏楠、陈志二人在《科技中国》上撰文指出,随着我国制造业向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呈加速扩张态势,2011~2016年,增速保持在15%~17.5%左右,高于全球工业软件5%~6%的增长水平。但从全球市场占比和自给率看,工业软件的发展与应用水平与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不匹配,离制造强国的差距更大。

从细分市场自给率看,2016年我国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为103.5亿元,80%被国外公司主导,其中达索系统和西门子PLM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05%和10.73%;生产控制类软件市场为164.6亿元,60%的市场份额被西门子、霍尼韦尔、GE等跨国企业占据;信息管理类软件市场规模为193.3亿元,主要由浪潮、用友、金蝶等国内企业主导,Oracle、SAP等国外企业市场占有率在15%左右。同时,一些高端产业领域的专用工业软件几乎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如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设计工作基本全部依靠Synopsys、Cadence、Mentor三家美国公司提供的芯片设计电子自动化软件(EDA);90%的航空企业采用达索系统公司提供的飞机设计软件。

文章认为,工业软件,特别是研发设计类软件凝结了最先进的研发设计理念、知识、方法和工具,国外企业不可能出售含有最新创新成果的工业软件,可售的工业软件里固化的往往是上一代甚至上几代的技术和数据,甚至还存在禁售或高端模块“禁运”等现象。例如波音公司787型飞机在研制过程中,使用了8000多种软件,只有不到1000种是商业软件,其他仅为波音公司自用,是波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80%的研发设计类软件依赖国外,相当于80%的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由国外控制,长此以往将存在创新空心化风险。特别是这存在很大的产业信息安全风险,因为工业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工业数据和商业信息,一旦丢失或被滥用将使企业蒙受严重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产业瘫痪,危及国家产业安全。

达到国际水平的苏州同元

采访中,周凡利不止一次提到,苏州同元的软件是我国在工业软件领域“为数不多的可以和国外在同一水平线的软件”。据介绍,苏州同元的产品技术源于华中科技大学,2001~2008年,该校的研发团队在新一代系统智能设计和仿真领域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2008年,苏州同元成立,开始了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至今已逾10年。

周凡利表示,这些年苏州同元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推出了完全自主的新一代数字化工业软件——系统智能设计及仿真软件,其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区别,在于可以针对飞机、汽车、卫星、机器人等复杂产品用一个软件建立知识模型库,进行全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国际上各大工业软件巨头如达索、西门子,都在采用此项技术,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工业软件领域为数不多的和国外在同一水平线的软件。”他自豪地说。

第二,在实验室最多只能完成软件三成的工作内容,其他需要大量的工业应用实践。截至目前,苏州同元的产品已在航天航空领域实现了深入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以航天航空为主,10年来我们有160多个合作项目,在航天领域,应用范围包括数字空间站、“嫦娥三号”“嫦娥五号”、运载火箭、液体火箭发动机、卫星;在航空领域,从ARJ21到C919,再到CR929,我们都在和中国商飞公司进行合作。”谈到在重大工程项目的实践应用和验证,周凡利如数家珍。

据介绍,苏州同元通过自主研发,用自有平台为江淮定制了一套软件,在汽车生产早期就可以进行产品整体匹配性的分析。比如,在设计阶段,就可以知道车辆从0公里加速到10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排放多少?换挡怎样?车辆的综合性能,以及发动机、传动系统的匹配性怎样?而在空间站的设计上,空间站有7个分系统,以前需要7套软件,现在只需要1套软件,7个模型库。

周凡利将苏州同元的成就归纳为三点:一是花了18年时间,形成了国内完全自主、亚洲唯一的新一代系统智能设计和仿真软件;二是已经在航天航空、核能、船舶、车辆、工程机械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应用;三是软件技术和应用水平国内唯一,和国际先进技术处于同一水平线。他强调:“我们的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从前面的建模开始,都是苏州同元自己开发的。”国产软件何时不再贴地而行

采访中,周凡利强调,苏州同元并非片面狭隘地提倡要限制外国软件而只使用国产软件,但如果采用国产软件,企业在核心知识的把握上,在构建企业自己的研发体系上,会有很多便利,“至少在我们跟江淮的合作中是这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定制,而外国软件较难做到”。

回顾苏州同元所走过的道路,周凡利用了一个词——贴地而行,道路之艰难跃然纸上。他说:“以前苏州同元到汽车企业去,他们说你们的东西很好,但我们不需要,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模仿别人;到航天企业去,企业也说不需要,因为他们不相信仿真,只相信试验。”2013年以后,市场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是企业客观需要,航天现在一年就要发射几十颗卫星,以前的生产方式不行了;二是自主品牌的汽车现在倡导自主研发,需要数字化的方式和手段,国产软件的机会开始多起来。

谈及市场环境,周凡利并无太多奢求,他说:“只要市场公平或者稍微有一些政策倾斜,生态体系好些,我们就可以生存下去。”事实上,这些年来,苏州同元感受到了市场太多的冰冷。据了解,国内企业偏好采用国外软件,一方面是承办人不用担责任,因为采用的是国外的商业软件;另一方面,是国产软件价格高。对此,周凡利颇感委屈,他表示,国产软件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要为企业做定制研发,而外国软件的名声很大,其在国内的市场能力非常强,利益链非常长,只需要做产品销售就行了,成本自然较低。“有的企业采购软件,国外软件报价600万元,我们报价700万元,采购单位能一直压到300万元,因为在他们看来,几百万元的国产软件价格已经很高了。”周凡利语气凝重地说,“工业软件投入大、周期长、难度高,一般人不愿意投。投工业软件的人一定是内心有着情怀,否则随便买房地产比做工业软件强多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