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社会,养老产业如何开拓考验智慧和耐心

08

07-2019

欢迎老龄化社会

庞大的基数,

不甚完备的养老体系,

传统与现代伦理观念的冲突。

时间的年轮

欢迎老龄化社会,尽管这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但从名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政策、资本、技术都在涌向老年人群。

老,简单粗暴以自然年龄划分的人生状态,如今在人口红利消失的中国,因其庞大的基数、不甚完备的养老体系以及传统与现代伦理观念的冲突,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时期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

处于21世纪的新时期,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日新月异,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于老龄化,对于老年人,对于健康和养老,是不是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认识、重新判断和重新定义?

对于从业者或准备进入养老行业者,需要有以下的准备:

一是要有耐心;

二是要做到三个精,精准的定位,精致的服务,精细的运营;

三是要始终思考四个问题,有效需求在哪里?专业队伍哪里来?项目如何设计?是否可持续?

如果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就应该会少走些弯路,少一些盲目。

养老产业的核心是“服务”,基础是“需求”。现在的社会并不缺资源,也不缺资本,缺的是科学的理念和创新,缺的是各种专业技术和有效模式在科学的平台上的整合和对接。

养老产业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大众养老”。也就是说,养老产业最终是一种社会影响力投资,也是一种“耐心投资”,必须是义利并举、公益与商业融合,目标是为了改善和促进民生,受益人是普通大众。因此,必须要有社会责任、诚信和品牌;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或投融资机制;要有长期经营和回报的策略。



腾讯入场,

老年文娱教育风口已至?

理解老年文娱教育的核心,首要地是需要从用户层面去洞察,是50后、60后群体进入或即将进入退休生活,他们会进入一个自我解放型的消费阶段。因为退休,收入现金流很稳定,身体也基本上比较健康,就需要大量的文娱、休闲活动来填充,来实现自己年轻时的各种梦想。

这个时候就能看到,所谓老年教育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老年文化娱乐,他们所需要的不是某种技能的学习,某种工作能力、薪资待遇的提升,而是需要各种艺术文化课程的学习、演出、比赛、交流机会。

目前主要的老年教育项目很明显地体现这个特点,比如乐退族主要做模特表演的线上线下课程、比赛、展示、主题旅游,快乐50以歌唱、乐器课程为主,樊登年轮学堂的课程重点是她的兴趣课,也是以绘画、朗诵这种艺术性课程为主。

这些项目都把线上的部分收缩到微信上,做公众号和小程序,和老人建立一种很近的、沟通使用成本很低的连接。同时将重心往线下发展,做连锁校区,去各个城市做巡演、巡回比赛等。

因此,老年文娱教育的运营策略就是:线上做维系,线下做体验。





养老2.0: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老年期只是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衰老和功能衰退是缓慢渐进的过程,老年人觉得自己的今天和明天没有本质的不同。” 吴玉韶认为,“养老其实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做服务的不能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69的低龄老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6.1%,如何真正读懂老年人真实有效的需求,是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基本功。“随着有钱、有闲、有意愿过上高品质养老生活的新生代老人的增多,养老服务业在转型升级。” 吴玉韶指出,在服务中引入更多的接地气的科技元素和人文关怀,将帮助服务者更好地获得忠诚的老年消费者。

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丹星提出,目前养老产业的重点是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而服务价值的核心点是幸福与尊严。养老的本质是创造文化,满足精神,养老产业的难点并不是难在盈利,而是难在创造文化、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老年消费即将迎来流量红利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新老年”群体的崛起,对中老年消费市场的关注将给企业带来值得期待的增长预期。尤其在老年文化娱乐领域和老年电商领域,将出现广阔商业创新你空间和新的盈利机会。

老年消费是最近几年电商平台上细分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老年电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保持着每年百分之百的增长速度,在中老年人休闲娱乐,美/时尚等细分领域,甚至保持几倍的速度增长,这是老年消费市场最应该关注的机会点。

电商在50+人群的渗透增速已经进入快车道,2013年的时候,整个天猫淘宝平台上的销售额才70个亿。到2017年就拉升到1500个亿,增了21倍。2013年用户数,50岁以上的电商上的总共才170万,到了2017年之后,用户就拉升到了3000万,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中国5060中老年活力群体对时尚和美的追求正在成为一种刚需,美和时尚在这个群体中存在非常强的变现能力。





养老大潮遭遇“护理员荒”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人急需专业的日常及医疗护理。据2018年10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数据,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63万人,若按照国际标准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但目前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持证人员不足2万人,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但与此同时,养老护理员难招难留,却成为养老机构存在的普遍现象。

“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普遍具有学历低、收入低、服务水平低的特点,我国老年护理人才不足,专业护理教育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长者疾病在居家照顾上不是单纯的生活照料,很多牵涉到专业护理知识,技术要求高,照护风险比较大,所以很多从事养老照护工作的人员觉得培训支持资源薄弱,多数不愿意选择照护长者。”



佛山“网约护士”来了

今年初,广东成为全国6个“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市之一,引起各方关注。近日,《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网约护士”正式登陆广东,珠三角9个城市成为试点城市。

对于佛山市民来说,在家里可以用手机下单,可预约护士上门换药、测血糖、艾灸、拔罐……尤其对家里有老人护理需求的家庭,更是个大利好消息,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他们的护理需求,缓解家庭护理压力,试点时间从今年3月到12月。

《方案》规定,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前,试点机构要对服务对象实施“双评估”,组织医师、护士、药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相关人员,对申请人疾病情况、健康状况、既往史、心理/家居条件、护理需求等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可采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记录及签名并及时上传信息技术平台,确保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及安全性。



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谁接棒?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对健康和养老等方面需求大大增加,佛山本地的养老服务市场也在不断扩容。市场上涌现了不少与银发需求相关的产品,但无论是门槛较高的医养结合模式,还是以服务取胜的居家养老模式,产品的着力点都在如何处理好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

怎样把长者最需要的服务落到实处,积极主动解决现有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让老年人的需求不只依靠特定机构和途径解决,而是在养老院甚至家中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这逐渐成为服务提供商们的重点发展方向。

虽然市场上正在不断涌现新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产品,但是大部分产品都存在医疗属性缺失的问题,而医疗服务对于患有慢性病、失能以及半失能长者尤其重要。

国内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主要商业模式有 “B2B”和“B2C”模式。“B2B”模式主要由政府出资委托或资助专业养老机构在社区承办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并在建成后管理和运作,为辖区内长者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而“B2C”业务则是直接面对长者群体进行服务,付费方主要是个人或者商业保险。



佛山长者饭堂面面观

“长者饭堂”,是为了城市保障纯老、独居、孤寡等特殊老年人的助餐需求,按照“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餐费负担办法,为居家老人持续提供规范、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午饭“大配餐”,是城市居家养老的一个补充配套服务项目。

“长者饭堂”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肯定,一方面是因为契合了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专为老年人“量身制作”,注重在饮食质量、饭菜价格等方面合理设计,通过采取“众筹”,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既保证公益性,又增加了服务性。另一方面提供空间让老年人闲话家长里短,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极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更增添了人情味,无形间也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为避免其昙花一现,更应该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上做文章,让项目充满更多“家的味道”。应该整合各种资源,融入更多住、行、医、娱要素,改变饭堂的单一性,增添服务的多元性、综合性,兼搭建好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活动交流等各种平台,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才能让长者饭堂持续发展。



签约家庭医生

那么近那么远

佛山自2013年起试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全面推进这项工作,至2018年末,全市共组建了1092个家庭医生团队,为206万名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和管理等服务,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分级诊疗,缓解了“看病难”。但另一方面,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临“签而不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认知度有待提高、全科医生紧缺等国内存在的共性问题。

市卫健局透露,佛山将通过加快综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理顺签约服务费收付费机制和分配政策,以及加快签约服务平台建设等,逐步破解市民“签而不约”、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度不高等问题。

“目前的医保政策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尚无明确的倾斜,难以吸引市民签约。”禅城区人民医院社康中心副主任朱建霞认为,医保政策若能对签约居民做出明显的倾斜,比如将签约居民的基层医院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90%以上,或者对经由家庭医生向上级医院转诊的签约患者提高报销比例,“发挥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让市民看到了真正的实惠,自然就愿意签约,愿意到签约医院就诊”。





以房养老,看起来很美

2018年8月8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表示从8月起,要把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推广至全国范围,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

所谓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房养老”,即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以房养老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2014年和2016年,这种养老模式已经分两批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试点,但在试点过程中,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业务,共有98户家庭139位老人完成了承保手续。

退休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家庭养老方式的转变,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当通货膨胀的压力预期存在,退休后医疗费用增加的可能性不断加大时,面临退休的人们,应尽早进行弹性规划,以实现未来收益的最大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