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个人信息被教育App“过分关注”,新规下大数据算法或要更新升级

"

随着各地开学,教育APP又将迎来“使用旺季”,但一纸新规,或将让整个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

图源视觉中国

明确监管标准,划出红线指明方向

未来网记者获悉,《意见》共20条,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规定要求。《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教育App监管的标准,从内容管理、数据规范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划出了红线、指明了方向。

其中意见要求面向各教育阶段实施培训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当对提供服务的主体进行审核、登记,向机构住所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业务备案。而且,明确说明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另外在用户个人信息获取方面,以后教育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取得监护人同意、授权。

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注意到,为了有效规范教育类App的发展,相关部门曾先后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比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治理中小学学习类App,《意见》所涉及范围更广,不止于中小学,也不局限于学习类App,是一个全口径的文件。

而相比于《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规范中小学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意见》不止于中小学,也不局限于校外。

他还表示,三个文件促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导向是一以贯之的,但不同阶段政策侧重点不同。短期靠专项行动治理乱象、中期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长期靠提高质量满足学生需求。2018年,教育App反映的问题较为集中,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出台文件治理乱象,有效抑制了中小学学习类App存在的突出问题。

无论这次出台的《意见》,还是此前发布的相关文件政策,监管的加强都将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行业洗牌。从长远看,对企业、学校和家长学生来说,也必然是利好消息。App大数据算法或将进行更新升级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进入学校,为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监管缺失,有害信息、商业广告丛生、非法信息采集等乱象也随之而来,这也是《意见》出台的重要背景。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教育App非法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层出不穷。

今年2月,工信部公布的“2018年四季度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检查发现问题的互联网企业名单”中,教育类软件“猿题库”因存在未公示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未提供账号注销服务问题被督促整改

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百款常用App申请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权限情况》,在学习教育APP中,作业帮和小猿搜题上榜,存在收集用户个人相关权限信息的问题。

6月,据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消息,包括“儿童睡前故事精选”在内的3款App运营企业在落实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网络安全技术措施上存在安全隐患,被依法处罚。

7月初,工信部又通报了201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其中教育类APP学而思网校被曝存在未公示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未告知查询、更正信息渠道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意见》也表现了进一步规范的意向。

意见规定,教育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要经用户同意。

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取得监护人同意、授权,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未来网记者还获悉,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部门还将很快制定出台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判定标准。

App运营单位要按照《网络安全法》、四部门联合公告和判定标准的要求,依法合规采集使用个人信息。公安机关将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整治力度。

对此,某专注于个性化教学的机构负责人就告诉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数据是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基础,在管理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权限信息公示和大数据算法或将进行更新升级,以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对于备受关注的教育App的商业行为,《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归纳起来就是:“强制的不商业,商业的不强制”。

强制的不商业,即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

商业的不强制,即推荐使用的教育App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就向未来网(教育公众号:newsk618)记者表示,“只要是学校规定学生使用的教育APP,是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准加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收费收回来也不合规定。

同时,雷朝滋也指出,如果是自愿选用,比如说经推荐后学生自己选用的,则是商业原则,是供需双方自愿的行为。

此外,意见还鼓励学校探索购买优质教育App服务,推动学校深入应用,不断优化教育App的供给方式,为教育App相关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这无疑是一个多赢的发展模式。教育机构期待统一备案标准

“现在做教育APP的成本很低,很多基层应用都是模板化。而且违规成本也低,所以,关停一个转头又可以再开发一个,导致这种APP太多了,管理有很大难度。”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李建华教授在接受未来网(教育公众号ID:newsk618)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App其实在备案管理上还存在问题。

而现在《意见》明确要求,教育部将落实教育App备案制度,制定并出台《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备案方式、内容、对象和时间,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地区教育App提供者和教育机构的备案工作,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各省分头实施、企业属地备案”的原则建立备案机制。上述机构的负责人也告诉未来网记者,“根据之前的规定,各省对App备案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国家能统一标准,对机构来说,会省去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另外《意见》还提出,要在2019年底完成备案工作,留给不合规机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了。

来源:未来网 作者:赵亚超 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